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459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协议领域,公开了一种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通过将两个不同接口无线帧的起始时刻控制为同步运行,即通过CPRI接口的aux32_tx_sync_rfp信号来控制起始时刻,而40GE接口中通过对1PPS提前或延时来控制起始时刻,以此来实现CPRI接口和接口的帧头对齐,之后对其无线帧进行IQ数据转换,使得两个接口的无线帧相同,从而使得接口协议被转换,实现两个不同接口之间也能够进行数据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协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通信协议中的接口还没有统一的规范,不同的厂家,或者同一项目的不同设备(如:服务器端BBU、扩展端HUB、拉远射频端RRU)使用的接口协议都可能不相同。目前小基站中的设备所使用的传输接口协议有多种,包括CPRI、ECPRI、10GE、40GE等,通常只有接口协议相同的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数据转换,如果想要将不同接口协议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就需要进行接口协议的转换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通过将两个不同接口无线帧的起始时刻控制为同步运行,并对其无线帧进行IQ数据转换,使得两个接口的无线帧相同,从而使得接口协议被转换,实现两个不同接口之间也能够进行数据交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同步运行,从而实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无线帧的转换;S2:对第一接口的无线帧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控制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同步运行,从而实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无线帧的转换;/nS2:对第一接口的无线帧与第二接口的无线帧进行IQ数据转换,使第一接口的无线帧与第二接口的无线帧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同步运行,从而实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无线帧的转换;
S2:对第一接口的无线帧与第二接口的无线帧进行IQ数据转换,使第一接口的无线帧与第二接口的无线帧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CPRI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40GE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包括:
所述CPRI接口通过aux32_tx_sync_rfp信号控制CPRI接口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进而控制40GE接口到CPRI接口的转换时延,所述40GE接口通过提前或延时1PPS控制40GE接口的无线帧的起始时刻,以实现CPRI接口和40GE接口的帧头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帧包括上行帧与下行帧,所述CPRI接口的IP产生上行帧与上行CPRI无线帧信息,所述40GE接口的1PPS产生下行帧,所述下行帧不转换;所述40GE接口对所述上行帧进行1PPS延时调整并产生上行40GE无线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包括:
S21:提取无线帧中每一个通道的IQ数据;
S22:通过FIFO存储并转换S21步骤中的IQ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口协议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步骤中转换S21步骤中的IQ数据包括:
控制上行帧与下行帧的读写间距;
控制FIFO的读写数据深度;
FIFO对IQ数据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宏周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