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异构子网通信的网络互联传输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58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异构子网通信的网络互联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网络通信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传输流量的传输请求,并确定出待传输流量对应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基于源节点、目的节点、SDN网络架构的全局拓扑和SDN网络架构的性能抽象信息,确定出待传输流量的传输路径;确定出传输路径中的每个子网的网关配置多类多流水线流表;为每个子网的网关配置多类多流水线流表配置对应的流表参数,其中,协议转换格式,缓存值和分发速率;基于流表参数,将待传输流量传输至目的节点,解决了现有的跨异构子网通信的网络互联传输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异构子网通信的网络互联传输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跨异构子网通信的网络互联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Internet、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涌现了大量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其中典型的网络地面IP网络,CCSDS测控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链网,航空电信网ATN。多种网络的互联和融合,能够克服单个网络中的性能单一,功能受限,覆盖范围孤立,资源整合有限等问题,从而为用户提供高带宽,低时延,大容量的一体化传输处理应用服务,在民事应用,灾害预警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具有显著的异构性,这种异构性体现在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传输协议,动态性和移动性支持能力,覆盖范围,数据速率,交换机制,以及QoS控制技术等各个方面。网络异构性对多种网络的互联和融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异构子网通信的网络互联传输方法和装置,以缓解了现有的跨异构子网通信的网络互联传输效率较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异构子网通信的网络互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传输流量的传输请求,并基于所述传输请求确定出所述待传输流量对应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n基于所述源节点、所述目的节点、SDN网络架构的全局拓扑和所述SDN网络架构的性能抽象信息,确定出所述待传输流量的传输路径;/n确定出所述传输路径中的每个子网的网关配置多类多流水线流表;/n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配置多类多流水线流表配置对应的流表参数,其中,协议转换格式,缓存值和分发速率;/n基于所述流表参数,将所述待传输流量传输至所述目的节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异构子网通信的网络互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传输流量的传输请求,并基于所述传输请求确定出所述待传输流量对应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
基于所述源节点、所述目的节点、SDN网络架构的全局拓扑和所述SDN网络架构的性能抽象信息,确定出所述待传输流量的传输路径;
确定出所述传输路径中的每个子网的网关配置多类多流水线流表;
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配置多类多流水线流表配置对应的流表参数,其中,协议转换格式,缓存值和分发速率;
基于所述流表参数,将所述待传输流量传输至所述目的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配置多类多流水线流表配置对应的流表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路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网关之间的交互协议信息,确定出每个子网的网关多类多流水线流表的协议转换格式;
基于所述子网的网关,确定出每个子网的可用带宽;
基于所述每个子网的可用带宽,所述待传输流量的带宽和所述待传输流量的传输时间,确定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多类多流水线流表的缓存值;
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多类多流水线流表的配置对应的分发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每个子网的可用带宽,所述待传输流量的带宽和所述待传输流量的传输时间,确定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多类多流水线流表的缓存值,包括:
分别确定出所述待传输流量的带宽与所述每个子网的可用带宽之间的差值;
若所述差值大于0,则将所述差值与所述待传输流量的传输时间之间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多类多流水线流表的缓存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多类多流水线流表的配置对应的分发速率,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是否存在目标流量,其中,所述目标流量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在分发所述待传输流量时,另一个需要分发的流量;
若是,则基于约束条件,配置所述待传输流量的分发速率和所述目标流量的分发速率,其中,约束条件为所述待传输流量的分发速率与所述目标流量的分发速率之和小于所述每个子网的可用带宽;
将所述待传输流量的分发速率和所述目标流量的分发速率,确定为所述每个子网的网关多类多流水线流表对应的分发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子网的网关,确定出每个子网的可用带宽,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子网所连接的网关;
向所述每个子网所连接的网关发送探测指令,以使所述每个子网所连接的网关向所述每个子网发送性能探测包;
利用所述性能探测包和所述所连接的网关反馈的性能反馈包,确定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孙杰许小健刘凯徐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