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流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以及反激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路控制
,涉及一种反激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恒流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以及反激电路。
技术介绍
图1为典型的反激电路的电路示意图;请参阅图1,要通过原边采样实现副边输出的恒流功能,需要采样原边电流的CS中值,以及副边的电流的导通占空比。图2a为反激电路工作在断续模式DCM下的关键波形图,图2b为反激电路工作在连续模式CCM下的关键波形图;请参阅图2a、图2b,芯片通过计算在每个开关周期里采样副边电感电流或者原边电感电流的平均值以实现对平均输出电流的控制:其中:Is(t)为副边电感实时电流、输出二极管实时电流;Ip(t)为原边电感实时电流;N---变压器原边与副边绕组匝比。而副边电感的平均电流在断续模式和连续模式时可以通过统一的形式表达,即副边电感电流放电时间TDIS与在副边电感电流放电时间中间时刻对应的电感电流Imid_S的乘积:其中:Imid_P为变压器原边中间导通时刻的原边电感电流。副边电感电流的消磁时间TDIS可以表达为以下形式:公式3中:TDIS=TDEM为DCM模式;TDIS=TOFF为CCM模式结合公式1至公式3,平均输出电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达:其中:RCS为原边电流采样电阻;Vmid_P为系统处于连续模式原边开关导通时,RCS采样电阻上的中值电压;DDIS=TDIS/TS为副边导通占空比。在设定的RCS时,控制Vmid_P与DDIS的乘积为恒定值,可实现系统的恒流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系统处于连续模式时,所述恒流控制电路控制原边电感中值电流与副边的第一导通占空比的乘积在设定第一阈值区间;在系统处于断续模式时,所述恒流控制电路控制原边电感峰值电流的一半与副边的第二导通占空比的乘积在所述第一阈值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系统处于连续模式时,所述恒流控制电路控制原边电感中值电流与副边的第一导通占空比的乘积在设定第一阈值区间;在系统处于断续模式时,所述恒流控制电路控制原边电感峰值电流的一半与副边的第二导通占空比的乘积在所述第一阈值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放电通路,接收第一消磁时间信号,根据第一消磁时间信号的状态控制第一放电通路的工作状态;
第二放电通路,接收第二消磁时间信号,根据第二消磁时间信号的状态控制第二放电通路的工作状态;和
充电电路,输出端分别耦接所述第一放电通路和第二放电通路,用于对所述第一放电通路和第二放电通路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放电通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驱动模块、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接收第一消磁时间信号,根据第一消磁时间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的通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充电电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管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接原边电感中值电流对应的采样电阻中值电压,第一开关管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管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耦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放电通路包括第二开关、第二开关管、第二开关管驱动模块、第二电阻;所述第二开关接收第二消磁时间信号,根据第二消磁时间信号控制第二开关的通断;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所述充电电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管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耦接原边电感峰值电流对应的采样电阻峰值电压,第二开关管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耦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耦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第一电阻阻值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放电通路控制电路,用以控制第一消磁时间信号、第二消磁时间信号的状态;
在所述放电通路控制电路控制第一消磁时间信号为有效时,第一放电通路进行放电过程;
在所述放电通路控制电路控制第二消磁时间信号为有效时,第二放电通路进行放电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通路控制电路还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消磁时间信号和第二消磁时间信号之间的切换选择,并且所述第一消磁时间信号和第二消磁时间信号的切换选择逻辑互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秀峰,张波,蓝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必易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