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88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配电箱本体、移动机构、顶升机构、水冷机构、清扫机构,配电箱本体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上,顶升机构固定设置在配电箱本体的上端,水冷机构设置在配电箱本体的内侧,清扫机构固定设置在配电箱本体的一侧,此发明专利技术设有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将遮雨棚抬高,将热量通过箱体的顶部的排气孔散发出来,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此发明专利技术设有水冷机构,通过入水管将水移动至水冷管中,水冷管将内箱体进行冷却,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吸收热量后的水通过抽水泵的工作将水从出水管抽出,以便于换却冷却用的水,此发明专利技术设有清扫机构,通过清扫机构将排气口外侧的灰尘清扫,防止排气口堵塞而影响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
技术介绍
目前配电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09834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配电箱,包括配电箱本体,所述配电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防雨胶垫,所述防雨胶垫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提手,所述配电箱本体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配电箱门,且配电箱本体通过合页与配电箱门固定,所述配电箱门的一侧设置有配电箱门锁,所述配电箱本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隔板卡槽,所述隔板卡槽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配电箱本体内部远离配电箱门的一侧设置有开关固定绝缘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配电箱放置于常年处于炎热状态的地区时,由于配电柜本身内部就容易出现高温,配电柜内部的温度很容易突破危险线,引发着火、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本体(1)、移动机构(2)、顶升机构(3)、水冷机构(4)、清扫机构(5),所述配电箱本体(1)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2)上,所述顶升机构(3)固定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的上端,所述水冷机构(4)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的内侧,所述清扫机构(5)固定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本体(1)、移动机构(2)、顶升机构(3)、水冷机构(4)、清扫机构(5),所述配电箱本体(1)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2)上,所述顶升机构(3)固定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的上端,所述水冷机构(4)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的内侧,所述清扫机构(5)固定设置在配电箱本体(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本体(1)包括箱体(11)、内箱体(12)、开关门(13)、排气口(14)和遮雨板(15),所述箱体(11)固定设置在移动机构(2)上,所述内箱体(12)固定设置在箱体(11)的内侧壁上,所述开关门(1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开关门(13)设置在箱体(11)的一侧,所述排气口(14)设置在箱体(11)的一侧,所述排气口(14)由多个隔片组成,所述遮雨板(15)设置在箱体(11)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由底板(21)和万向轮(22)组成,所述底板(21)固定设置在箱体(11)的底端,所述万向轮(22)设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22)呈两两对称设置在底板(21)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支撑柱(31)、固定板(32)、安装座(33)、第一电机(34)、丝杆(35)、固定架(36)和升降部件(37),所述支撑柱(31)设有四个,四个支撑柱(31)呈两两对称设置在箱体(11)上,所述固定板(32)固定设置在支撑柱(31)上,所述安装座(33)固定设置在固定板(32)上,所述第一电机(34)固定设置在箱体(11)的顶端上,所述丝杆(35)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杆(35)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座(33)延伸至安装座(33)上方,所述固定架(36)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架(36)对称设置在固定板(32)上,所述升降部件(37)转动设置在安装座(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37)包括第一转动轴(371)、第二转动轴(372)、第一齿轮(373)、第二齿轮(374)、第一连接杆(375)、第二连接杆(376)、滑动块(377)、升降杆(378)和升降板(379),所述第一转动轴(371)和第二转动轴(372)两端均贯穿安装座(33)和两个固定架(36)并延伸至两个固定架(36)外侧,所述第一齿轮(373)设置在第一转动轴(371)上,所述第二齿轮(374)设置在第二转动轴(372)上,所述第一齿轮(373)和第二齿轮(374)均与丝杆(35)相互咬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思华陈华平向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西高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