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逆变电路和电池修复功能的消防类电机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85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逆变电路和电池修复功能的消防类电机控制盒,包括:控制箱和并排平行设置在控制箱内的主控电路板和蓄电池;控制箱上设有供主控电路板上的插接端口、控制按钮或指示灯外露的通槽和通孔;主控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模块、工频变压器、市电检测模块、电池修复模块、升压模块、逆变模块和转向切换模块;电池修复模块与工频变压器电连接,蓄电池设为低压电源且与电池修复模块电连接,升压模块与低压电源电连接,逆变模块与升压模块电连接,转向切换模块与逆变模块电连接,转向切换模块还连接外部消防类电机,控制模块分别与市电检测模块、电池修复模块、低压电源、升压模块、逆变模块和转向切换模块电连接,本方案体积小,实施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逆变电路和电池修复功能的消防类电机控制盒
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是具有逆变电路和电池修复功能的消防类电机控制盒。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卷帘门处安装有电机,通过电机控制盒来控制卷帘门的状态,例如,上升、下降或停,而电机控制盒作为容置主控线路板和蓄电池的装载载体,传统的电机控制盒体积较大,其在使用时,需要操作人员打开电机控制盒的盒体进行开启开关和操作,这种结构和操作形式使得电机控制盒在体积上难以进一步压缩,导致在安装电机控制盒时,需要预留较大的安装空间进行容置电机控制盒,另外,需要进行打开电机控制盒才能够进行操作控制卷帘门的结构设置形式,也存在较大的不便利性。交流电机作为消防类电机常用的形式之一,电机控制装置在进行控制其运行时,通常需要对内置的蓄电池输出电压进行升压操作,然后再通过逆变模块转换成交流电以供应交流电机进行工作运行,而逆变模块的工作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流电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于电机控制装置的模块优化也具有积极意义。另外,控制盒内封装的蓄电池由于长期使用后,会存在一定的故障或蓄电能力下降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逆变电路和电池修复功能的消防类电机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箱、主控电路板和蓄电池;/n所述的控制箱包括盒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的盒体为两端敞开的矩形壳体结构,其矩形壳体结构内的其中一对相对侧面中部均设有延伸至盒体两端的分隔部且该分隔部将盒体内部分隔成相互并排的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所述蓄电池的外周侧轮廓与盒体的第一容置区结构相适应并设置在第一容置区内;所述的主控电路板设置在第二容置区内,所述的第二容置区内设置有连接部且通过连接部与主控电路板约束连接并使主控电路板与蓄电池接近主控电路板的侧面平行;所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固定在盒体的两端且将主控电路板和蓄电池封装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逆变电路和电池修复功能的消防类电机控制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箱、主控电路板和蓄电池;
所述的控制箱包括盒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的盒体为两端敞开的矩形壳体结构,其矩形壳体结构内的其中一对相对侧面中部均设有延伸至盒体两端的分隔部且该分隔部将盒体内部分隔成相互并排的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所述蓄电池的外周侧轮廓与盒体的第一容置区结构相适应并设置在第一容置区内;所述的主控电路板设置在第二容置区内,所述的第二容置区内设置有连接部且通过连接部与主控电路板约束连接并使主控电路板与蓄电池接近主控电路板的侧面平行;所述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固定在盒体的两端且将主控电路板和蓄电池封装在盒体内,所述主控电路板的边缘设置有插接端口、控制按钮或指示灯,所述的盒体、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上对应设置有供插接端口外露的通槽或供控制按钮或指示灯外露的通孔;
所述的主控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模块、工频变压器、市电检测模块、电池修复模块、升压模块、逆变模块和转向切换模块;
所述的工频变压器和市电检测模块分别用于连接市电;电池修复模块与工频变压器电连接,控制箱内封装的蓄电池设为低压电源且与电池修复模块电连接,所述的升压模块与低压电源电连接,所述的逆变模块与升压模块电连接,所述的转向切换模块与逆变模块电连接,所述的转向切换模块还用于连接外部消防类电机和与市电连接,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与市电检测模块、电池修复模块、低压电源、升压模块、逆变模块和转向切换模块电连接且通过转向切换模块控制消防类电机正反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逆变电路和电池修复功能的消防类电机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4和芯片U5,芯片U4的引脚8与市电检测模块连接,芯片U4的引脚25与芯片U5的引脚5连接,芯片U4的引脚28与芯片U5的引脚4连接,芯片U4的引脚29与芯片U5的引脚3连接,芯片U5的引脚13与转向切换模块连接且用于选择市电或逆变模块供电,芯片U5的引脚12和引脚14与转向切换模块连接且用于电机转向切换;
芯片U4的引脚27与电池修复模块电连接;
芯片U4的引脚18还依序串联连接有电阻R60和三极管Q19的基极,三极管Q1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9的集电极连接有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低压电源,由芯片U4通过引脚18控制低压电源对升压模块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逆变电路和电池修复功能的消防类电机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修复模块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18、电阻R2、电阻R59、二极管D2,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工频变压器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2的输出端与低压电源的正极连接,低压电源的负极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8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8的基极与电阻R59一端连接,电阻R59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4的引脚27,三极管Q18的发射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逆变电路和电池修复功能的消防类电机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模块包括:芯片U2、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7、电容C8、电解电容C9、电容C10、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和变压器T1,芯片U2的引脚1分别与电容C7、电阻R8、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引脚2分别与电阻R7、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芯片U2的引脚13、引脚14和引脚15,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2的引脚3,芯片U2的引脚5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芯片U2的引脚6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芯片U2的引脚7、引脚16均接地,电阻R12、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引脚8、引脚11、引脚12均连接至电源VCC,芯片U2的引脚10分别与二极管D9的输入端、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14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9的输出端分别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电阻R14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至开关管Q3的引脚1、开关管Q3的引脚2连接至变压器T1的引脚1和引脚2,低压电源的正极连接至变压器T1的引脚3和引脚4,芯片U2的引脚9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10的输入端、三极管Q6的基极、电阻R15的一端,二极管D10的输出端分别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开关管Q4的引脚1、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电阻R13和三极管Q6的集电极均接地,开关管Q4的引脚3和开关管Q3的引脚3、电源的负极均接地,开关管Q4的引脚2连接至变压器T1的引脚5和引脚6,变压器T1的引脚7、引脚8分别连接二极管D6的输入端、二极管D8的输出端,变压器T1的引脚11、引脚12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5的输入端、二极管D7的输出端,二极管D5的输出端、二极管D6的输出端均连接至电解电容C9的正极,电解电容C9的负极、二极管D7的输入端、二极管D8的输入端、电阻R9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金笛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