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接触件组以及绝缘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67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接触件组以及绝缘壳体,该连接器包括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所述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中的一个为弹性接触件,另一个为与之适配的刚性接触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器将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集为一体,通过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的配合大大减小了现有弹性接触件与弹性接触件配合的装配空间和插合空间,由此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满足小型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接触件组以及绝缘壳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是雌雄同体的连接器,前排为公端部分,后排为母端部分,与另外一个同样的连接器配对。现有的自配对连接器主要会面对两个问题。第一是连接器前排公端接触件和后排母端接触件均为弹性接触件,接触件在装配到位后还需要将焊接引脚端折弯,装配工序复杂。第二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自配对连接器为保证绝缘壳体和接触件的固定,需要减小绝缘壳体后壁与接触件之间的间隙量,这样的设计会影响接触件的阻抗,进而限制连接器的传输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使其通过同时设置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实现接触件的可靠接触和快速装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所述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其中之一为弹性接触件,另一为与之适配的刚性接触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刚性接触件和弹性接触件均具有用于与印制板上对应的焊盘进行贴装和焊接的水平固定端;所述刚性接触件水平固定端头部向上延伸出宽度方向变化的竖直悬臂;所述弹性接触件水平固定端头部向上延伸形成弹性悬臂;连接器插合时所述弹性接触件弹性悬臂前端的接触部与刚性接触件竖直悬臂弹性接触。前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由同一模具制作成型,且该制作成型的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之间通过用于实现二者同时装配的料带连接。前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弹性接触件的弹性悬臂用于与绝缘壳体配合的强装段和用于与刚性接触件配合接触实现信号的可靠性传输的弹性接触段。前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刚性接触件的竖直悬臂由下到上包括与绝缘壳体强装配合的强装段、用于调整连接器插合力、分离力以及特性阻抗的调整段以及用于实现与弹性接触件插合时引导的引导段;所述的刚性接触件引导段的宽度大于调整段的宽度。前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弹性接触件的弹性接触段顶部向内倾斜形成粗大的用于与刚性接触件接触的头部。前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刚性接触件引导段顶部内侧呈与弹性接触件头部前端面导向配合的倒锥型。前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接触件水平固定端尾部向上伸出一段能够强装镶嵌在绝缘壳体上的凹槽内以加强与绝缘壳体的固定的夹持悬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配对接触件组,包括由同一模具制备的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该刚性接触件和弹性接触件均具有用于与印制板上对应的焊盘进行贴装和焊接的水平固定端以及由该水平固定端头部向上延伸形成的用于插合接触的悬臂;该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之间还连接有用于保证二者同时装配的料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又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配对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内设有一排弹性接触件容槽和一排刚性接触件容槽,上述刚性接触件和弹性接触件下端均与绝缘壳体强装配合;所述弹性接触件容槽内壁上从上到下设有三个台阶,其中上两个台阶使弹性接触件与绝缘壳体之间的间隙逐次减小,以满足弹性接触件的弹性变形以及绝缘壳体的加固;最下一个台阶使弹性接触件强装段和绝缘壳体后壁的空气间隙增大,弹性接触件的阻抗提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将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集为一体,通过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的配合大大减小了现有弹性接触件与弹性接触件配合的装配空间和插合空间,由此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满足小型化需求。且由于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的配合,使得接触件的接触更加可靠。最后本专利技术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还可由同一套模具制备并实现同时装配,具有装配快捷、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由同一模板制备的接触件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插合时接触件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插合时屏蔽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的侧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弹性接触件2:刚性接触件3:弹性接触件强装段4:弹性接触段5:刚性接触件强装段6:调整段7:引导段8:夹持悬臂9:固定段台阶10:绝缘壳体后壁调整段11:绝缘壳体12:料带13:屏蔽框14:弹性悬臂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6,其为本专利技术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的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连接器包括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其中所述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其中一个为弹性接触件1,另一个为与之适配的刚性接触件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母排端子为弹性接触件1,公排端子为刚性接触件2,当连接器自身插接时,一只连接器的公排刚性接触件2与另外一只连接器的母排弹性接触件1接触,一只连接器的母排弹性接触件1与另外一只连接器的公排刚性接触件2接触。所述弹性接触件1为悬臂梁结构,通过发生弹性形变实现信号的可靠传输。本专利技术的公排刚性接触件2和母排弹性接触件1可以共用一套模具实现,节约成本,且接触件装配过程操作简便,产品的生产制程方便且效率块,保证高良率。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接触件2和弹性接触件1均具有用于与印制板上对应的焊盘进行贴装和焊接的水平固定端。所述刚性接触件2水平固定端头部向上延伸出宽度方向变化的刚性竖直悬臂。该竖直悬臂由下到上包括三段,第一段为与绝缘壳体11强装配合的刚性接触件强装段5,该强装段通过在其外周的一个或多个凸出点实现与绝缘壳体11的过盈装配。所述刚性接触件强装段5的长度随着绝缘壳体高度变化,且该强装段5整体埋入绝缘壳体11内部。第二段为用于调整连接器插合力、分离力以及特性阻抗的调整段6,第三段为用于与弹性接触件插合引导的引导段7,较佳的,该引导段7顶部呈单侧倒锥型,可以实现与弹性接触件接触时的引导。所述引导段7可以根据连接器实际传输速率进行宽度调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段6的宽度小于引导段7的宽度,由于接触件插合到位时,弹性接触件与调整段弹性接触,而由调整段到引导段变大的宽度可以为接触件的分离提供更大的分离力,使接触件的接触更加稳定,使连接器更加适用于强振动的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中的一个为弹性接触件,另一个为与之适配的刚性接触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排端子和母排端子中的一个为弹性接触件,另一个为与之适配的刚性接触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刚性接触件和弹性接触件均具有用于与印制板上对应的焊盘进行贴装和焊接的水平固定端;所述刚性接触件水平固定端头部向上延伸出宽度方向变化的竖直悬臂;所述弹性接触件水平固定端头部向上延伸形成弹性悬臂;连接器插合时所述弹性接触件弹性悬臂前端的接触部与刚性接触件竖直悬臂弹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由同一模具制作成型,且该制作成型的弹性接触件和刚性接触件之间通过用于实现二者同时装配的料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刚性接触件的竖直悬臂由下到上包括与绝缘壳体强装配合的强装段、用于调整连接器插合力、分离力以及特性阻抗的调整段以及用于实现与弹性接触件插合时引导的引导段;所述的刚性接触件引导段的宽度大于调整段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配对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弹性接触件的弹性接触段顶部向内倾斜形成粗大的用于与刚性接触件接触的头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配对板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李心宁鲍小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