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6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束光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包括:座板、固定设置在座板正面上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直线运动模组、第四直线运动模组、以及设置在座板背面的定格铅板,定格铅板上设有一透光窗口;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与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相对设置,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与第四直线运动模组设置在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与第二直线运动模组之间一侧上,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以及第四直线运动模组上均设有一移动夹板,通过移动四个移动夹板来形成束光器窗口的形状与大小,其中,束光器窗口与透光窗口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任意变换束光器窗口的形状和大小,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
本技术属于束光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
技术介绍
X射线发射设备中,通过束光器的连接能够控制X射线的照射区域大小。现有X光束光器结构大多都是通过直线模组来移动定制加工栅格挡板,X射线先经过定格铅板,再通过栅格挡板上的特定尺寸及形状的窗口来达到改变X射线光光束的形状。然而,现有束光器的栅格挡板上的窗口不能随意变换任意尺寸及形状,X射线通过束光器后光束的形状种类有限,功能过于单一,同时束光器窗口调节尺寸精度差,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窗口类型单一、调节精度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包括: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板正面上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直线运动模组、第四直线运动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座板背面的定格铅板,所述定格铅板上设有一透光窗口;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之间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以及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上均设有一移动夹板,通过移动四个所述移动夹板来形成束光器窗口的形状与大小,其中,所述束光器窗口与所述透光窗口对应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包括:一电机、光耦传感器、丝杠模组、连接片、直线滑轨模组、挡片、以及阻挡铅块,所述电机、所述光耦传感器、所述丝杠模组以及所述直线滑轨模组依次安装在所述座板上,所述连接片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丝杠模组上,所述连接片的另一侧安装在所述移动夹板上,所述移动夹板安装在所述直线滑轨模组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以及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结构相同。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夹板包括:一连接板以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板末端的凸台,所述凸台内设有凹槽,所述阻挡铅块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夹板为方形结构,所述凹槽为方形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更进一步地,所述光耦传感器为2个,相对设置在所述丝杠模组两端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座板上设有一避空位,所述定格铅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避空位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座板上安装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直线运动模组及第四直线运动模组用于调节移动夹板,由于定格铅板安装在座板的背面上,同时定格铅板上的透光窗口用于穿过X射线,通过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直线运动模组及第四直线运动模组驱动其上的移动夹板来形成束光器窗口的形状和大小,从而使得束光器窗口大小变换方便,通过直线运动模组控制窗口大小,调节精度高,由于束光器窗口与透光窗口对应设置,使得X射线穿过透光窗口到束光器窗口上时,形状变换方便。本技术能够任意变换束光器窗口的形状和大小,精度高,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1、电机,12、光耦传感器,13、丝杠模组,14、连接片,15、直线滑轨模组,16、挡片,17、第一移动夹板,18、阻挡铅块,2、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1、第二移动夹板,3、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1、第三移动夹板,4、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1、第四移动夹板,5、座板,6、定格铅板,61、透光窗口,7、束光器窗口,8、避空位,9、凸台,1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座板上安装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直线运动模组及第四直线运动模组用于调节移动夹板,由于定格铅板安装在座板的背面上,同时定格铅板上的透光窗口用于穿过X射线,通过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直线运动模组及第四直线运动模组驱动其上的移动夹板来形成束光器窗口的形状和大小,从而使得束光器窗口大小变换方便,通过直线运动模组控制窗口大小,调节精度高,由于束光器窗口与透光窗口对应设置,使得X射线穿过透光窗口到束光器窗口上时,形状变换方便。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如图1-3、5所示,包括:座板5、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板5正面上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以及设置在所述座板5背面的定格铅板6,所述定格铅板6上设有一透光窗口61;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与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之间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与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以及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上均设有一移动夹板,通过移动四个所述移动夹板来形成束光器窗口7的形状与大小,其中,所述束光器窗口7与所述透光窗口61对应设置。其中,座板5用于依次安装固定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在其正面上,用于将定格铅板6固定安装在其背面上。座板5上便于安装直线运动模组与定格铅板6,固定效果好,支撑能力强。其中,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相对设置在座板5的纵向方向上,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并列设置在座板5的横向方向上。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可在座板5上上下移动,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可在座板5上进行左右移动。其中,移动夹板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以及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上的第一移动夹板17、第二移动夹板21、第三移动夹板31及第四移动夹板41。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1、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2、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3以及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4以使第一移动夹板17、第二移动夹板21、第三移动夹板31及第四移动夹板41移动来挡住透光窗口61的位置。利用第一移动夹板17、第二移动夹板21、第三移动夹板31及第四移动夹板41之间任意移动位置来调节束光器窗口7的形状和大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大小可以是束光器窗口7的周长、面积等。具体的,通过在座板5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板正面上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直线运动模组、第四直线运动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座板背面的定格铅板,所述定格铅板上设有一透光窗口;/n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之间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并列设置;/n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以及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上均设有一移动夹板,通过移动四个所述移动夹板来形成束光器窗口的形状与大小,其中,所述束光器窗口与所述透光窗口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座板正面上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第三直线运动模组、第四直线运动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座板背面的定格铅板,所述定格铅板上设有一透光窗口;
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之间一侧上,其中,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并列设置;
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三直线运动模组以及所述第四直线运动模组上均设有一移动夹板,通过移动四个所述移动夹板来形成束光器窗口的形状与大小,其中,所述束光器窗口与所述透光窗口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X光束光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包括:一电机、光耦传感器、丝杠模组、连接片、直线滑轨模组、挡片、以及阻挡铅块,所述电机、所述光耦传感器、所述丝杠模组以及所述直线滑轨模组依次安装在所述座板上,所述连接片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所述丝杠模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杨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菲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