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加热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5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电源,包括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三感应加热模块,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三感应加热模块均包括全桥逆变模块和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输出端相接的感应线圈,各个所述感应线圈的端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红外非接触温度传感器;各个所述感应线圈上串联有电流传感器,各个所述感应线圈上并联有电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IGBT全桥逆变器,非谐振状态给感应线圈供电感应加热,减少两个感应线圈的相邻处的温度变化,有效地适应负载不同温度下的加热,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加热电源
本技术属于感应加热电源
,尤其是涉及一种感应加热电源。
技术介绍
感应加热即电磁感应加热,是加热导体材料比如金属材料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金属热加工、热处理、焊接和熔化。感应加热是一种高效、节能、节材、环保、安全的先进加热技术。目前感应加热电源一般包括可控硅逆变器、补偿电容器和感应线圈,通过补偿电容器,以使可控硅逆变器工作在谐振状态,从而实现可控硅逆变器工作的高功率因数;但是当采用多个感应线圈同时进行加热时,两个感应线圈的邻接处会因为两端感应线圈的频率和相位不相同,则会造成感应线圈邻接处的磁场叠加增加或者磁场相互抵消,从而使两个感应线圈的邻接处对负载的加热温度不满足要求,这样当感应线圈的导热系数较高时,这种两个感应线圈的邻接处的温度变化较小;但是当感应线圈的导热系数较低时,这种两个感应线圈的邻接处的温度变化较明显,或者不能满足感应线圈的邻接处温度能够平滑过渡的要求。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感应加热电源,采用IGBT全桥逆变器工作在非谐振状态给感应线圈供电,以使负载感应加热,减少两个感应线圈的相邻处的温度变化,有效地适应负载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加热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3)、与直流电源(3)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三感应加热模块,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三感应加热模块均包括全桥逆变模块和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输出端相接的感应线圈,各个所述感应线圈的端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红外非接触温度传感器,各个所述感应线圈上串联有电流传感器,各个所述感应线圈上并联有电压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3)、与直流电源(3)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三感应加热模块,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和第三感应加热模块均包括全桥逆变模块和与所述全桥逆变模块输出端相接的感应线圈,各个所述感应线圈的端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红外非接触温度传感器,各个所述感应线圈上串联有电流传感器,各个所述感应线圈上并联有电压传感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加热模块包括第一全桥逆变模块(1-1)和与所述第一全桥逆变模块(1-1)连接的第一感应线圈(2-1),所述第二感应加热模块包括第二全桥逆变模块(1-2)和与第二全桥逆变模块(1-2)连接的第二感应线圈(2-2),所述第三感应加热模块包括第三全桥逆变模块(1-3)和与第三全桥逆变模块(1-3)连接的第三感应线圈(2-3),第一感应线圈(2-1)、第二感应线圈(2-2)、第三感应线圈(2-3)和负载(4)同轴布设;
所述第一感应线圈(2-1)、第二感应线圈(2-2)、第三感应线圈(2-3)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和第三温度传感器(5-3),所述第一感应线圈(2-1)、第二感应线圈(2-2)、第三感应线圈(2-3)上分别串联有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传感器和第三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一感应线圈(2-1)、第二感应线圈(2-2)、第三感应线圈(2-3)上分别并联有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和第三电压传感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为TA1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为TA2电流传感器,所述第三电流传感器为TA3电流传感器,所述TA1电流传感器串接在第一全桥逆变模块(1-1)的一个输出端和第一感应线圈(2-1)的一个输入端,所述TA2电流传感器串接在第二全桥逆变模块(1-2)的一个输出端和第二感应线圈(2-2)的一个输入端,所述TA3电流传感器串接在第三全桥逆变模块(1-3)的一个输出端和第三感应线圈(2-3)的一个输入端。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为TV1电压传感器,所述第二电压传感器为TV2电压传感器,所述第三电压传感器为TV3电压传感器,所述TV1电压传感器并接在第一感应线圈(2-1)的一个输入端和第一感应线圈(2-1)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TV2电压传感器并接在第二感应线圈(2-2)的一个输入端和第二感应线圈(2-2)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TV3电压传感器并接在第三全桥逆变模块(1-3)的一个输入端和第三感应线圈(2-3)的另一个输入端。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3)的电压为500V~3000V。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应加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全桥逆变模块(1-1)、第二全桥逆变模块(1-2)和第三全桥逆变模块(1-3)的结构均相同,且第一全桥逆变模块(1-1)、第二全桥逆变模块(1-2)和第三全桥逆变模块(1-3)均包括电容C、第一IGBT管模块、第二IGBT管模块、第三IGBT管模块和第四IGBT管模块,所述第一IGBT管模块包括依次并联的IGBT管T1-1,...,IGBT管T1-n,所述第二IGBT管模块包括依次并联的IGBT管T2-1,...,IGBT管T2-n,所述第三IGBT管模块包括依次并联的IGBT管T3-1,...,IGBT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文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机电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