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41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出音嘴,所述耳机本体内灌胶成型有用于安装发音装置的空腔,所述发音装置包括发音器和电连接所述发音器的发音控制主板,所述发音器通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出音道与所述出音嘴密封连接;所述耳机本体上开设有充电针安装孔,充电针的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的可充电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充电针安装孔作为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外露充电触点;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发音器和所述发音控制主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耳机零部件的装配复杂度,并且提升了耳机的出音音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耳式耳机
本技术具体涉及耳机生产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入耳式耳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耳机零部件,耳机壳体通常又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一般通过螺丝或粘接方式相互固定以围合形成耳机壳体。但上壳与下壳的螺丝或粘接固定方式密封效果不佳,耳机在播放音乐过程中由于壳体密封欠佳会出现音损,影响耳机出音效果。另外,耳机零部件在壳体中的装配方式同样多采用螺纹连接固定方式,由于耳机零部件较小,这种固定方式导致耳机装配过程复杂,影响装配效率。而且安装在壳体中的发音器由于缺乏密封良好地出音道,导致发音器所发声音存在“飘散”现象,严重影响耳机音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通过灌胶方式在一体成型的耳机本体中灌注多个专门用于安装不同的耳机零部件的腔体,装配人员仅需要将耳机零部件置于相对应的腔体中即可完成零部件安装,大幅降低了耳机装配的复杂度。另外,同样通过灌注方式在耳机本体中灌注成型一密封良好地出音道,将发音器所发出的声音通过出音道扩散到出音嘴上,大幅提升了耳机的出音音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出音嘴,所述耳机本体内灌胶成型有用于安装发音装置的空腔,所述发音装置包括发音器和电连接所述发音器的发音控制主板,所述发音器通过在所述空腔内灌注成型的出音道与所述出音嘴密封连接;所述耳机本体上开设有充电针安装孔,充电针的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的可充电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充电针安装孔作为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外露充电触点;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发音器和所述发音控制主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上的出音嘴,所述耳机本体内灌胶成型有用于安装发音装置的空腔,所述发音装置包括发音器和电连接所述发音器的发音控制主板,所述发音器通过在所述空腔内灌注成型的出音道与所述出音嘴密封连接;所述耳机本体上开设有充电针安装孔,充电针的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的可充电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充电针安装孔作为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外露充电触点;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发音器和所述发音控制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器包括动圈喇叭、和/或动铁喇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喇叭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动铁喇叭设置腔体内,所述动圈喇叭设置在所述耳机本体的所述空腔中的动圈喇叭设置腔体内;所述动铁喇叭设置腔体设置在所述动圈喇叭设置腔体的下方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山黄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自然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