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437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包括该天线包括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双极化反射单元(21)组成的主反射板(2)、极化栅(3)和多个支撑装置(4);其中,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位于主反射板(2)上表面,且与主反射板(2)集成在同一块单层印刷电路板上,支撑装置(4)的一端与主反射板(2)连接,支撑装置(4)的另一端与极化栅(3)连接,主反射板(2)与极化栅(3)平行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新型平面宽带馈源天线,能够有效实现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新型双极化反射单元,在两个正交方向都能够扭转极化方向90°,并且提供线性相位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阵,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属于天线设计的

技术介绍
反射阵列天线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带天线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表面辐射单元的相位分布,将馈源发出的球面波形成聚焦的波束。2000年,德国乌尔姆大学的W.Menzel教授首次提出了折叠式反射阵天线的概念,利用光路折合的原理将反射阵的厚度缩减为原来的一半,从而降低了反射阵的体积,减少了馈源的阻挡作用。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具有低剖面、低成本、低交叉极化、易于平面集成等优点,在实现毫米波乃至亚毫米波高增益天线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折叠式反射阵天线普遍存在两个问题:(1)传统的馈源天线大多数采用喇叭天线,加工成本高且不易与平面电路直接集成;(2)折叠式反射阵列天线带宽很窄,主要受限于馈源天线和阵面单元的带宽,限制了折叠式反射阵列天线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带的、低成本、易与平面电路直接集成的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包括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双极化反射单元(21)组成的主反射板(2)、极化栅(3)和多个支撑装置(4);其中,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位于主反射板(2)上表面,且与主反射板(2)集成在同一块单层印刷电路板上,支撑装置(4)的一端与主反射板(2)连接,支撑装置(4)的另一端与极化栅(3)连接,主反射板(2)与极化栅(3)平行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包括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双极化反射单元(21)组成的主反射板(2)、极化栅(3)和多个支撑装置(4);其中,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位于主反射板(2)上表面,且与主反射板(2)集成在同一块单层印刷电路板上,支撑装置(4)的一端与主反射板(2)连接,支撑装置(4)的另一端与极化栅(3)连接,主反射板(2)与极化栅(3)平行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是背靠背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开放槽缝天线阵列,包括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结构(14)和设置在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结构两边相反方向的第一开放槽缝(12)、第二开放槽缝(13),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结构采用同轴线(11)馈电,进而基片集成波导传输能量到两边的第一开放槽缝(12)、第二开放槽缝(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11)到两个开放槽缝即第一开放槽缝(12)、第二开放槽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一竹潘佳佳杨佳伟胡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