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353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包括缸体、底座、第一电机、固定板、密封圈和活塞杆,通过在缸体上下水平相对设置了矫正定位装置,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输出端带动活动杆摆动活动杆带动驱动机构进行活动,驱动机构带动推杆向下活动,使矫正板对活塞杆进行矫正定位,达到矫正定位活塞杆的效果,通过在壳体内部右上端设置了驱动机构,通过活动杆带动第一长杆摆动,第一长杆带动第二短杆进行摆动,第一长杆带动第一连接杆进行摆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配合带动推杆进行活动,达到驱动推杆活动的效果,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
本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涉及大水深电动缸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仅能实现某一固定水深不同水质参数的自动监测、数据传输等,流动式可移动的测量车(船)或浮标式自动监测系统也仅能实现不同空间表层水质自动监测,当水深较大,水质分层时,传统的剖面监测方法包括手动垂直剖面测量是用人工监测仪器分别置于水体中不同深度获取水质数据,以掌握水体垂直剖面水质特性,在大水深测量过程中需要用到新型大水深电动缸。但是新型大水深电动缸一般都是将测量装置安装在活塞杆前端,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活塞杆在螺纹杆外表面滑动,但是传统新型大水深电动缸对于活塞杆矫正定位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活塞杆下潜深度提高,水中压强和浮力容易使活塞杆与螺纹杆外表面错位,导致活塞杆无法继续延伸,同时传统新型大水深电动缸对于推杆驱动效果较差,导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左端固定有底座(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矫正定位装置(7),所述缸体(1)上下水平相对设置有矫正定位装置(7),所述矫正定位装置(7)包括壳体(71)、推杆(72)、矫正板(73)、安装板(74)、第二电机(75)、弹簧(76)、第一短杆(77)、活动杆(78)和驱动机构(79),所述壳体(71)右下端贯穿有推杆(72),所述矫正板(73)与推杆(7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74)与壳体(71)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75)安装于安装板(74)前端面左下端,所述弹簧(76)与安装板(74)背面左下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短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左端固定有底座(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矫正定位装置(7),所述缸体(1)上下水平相对设置有矫正定位装置(7),所述矫正定位装置(7)包括壳体(71)、推杆(72)、矫正板(73)、安装板(74)、第二电机(75)、弹簧(76)、第一短杆(77)、活动杆(78)和驱动机构(79),所述壳体(71)右下端贯穿有推杆(72),所述矫正板(73)与推杆(7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74)与壳体(71)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75)安装于安装板(74)前端面左下端,所述弹簧(76)与安装板(74)背面左下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短杆(77)与弹簧(76)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78)安装于安装板(74)背面,所述壳体(71)内部右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79),所述壳体(71)与缸体(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左端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缸体(1)右端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右端无缝连接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中部贯穿有活塞杆(6),所述缸体(1)内部左端安装有轴座(8),所述缸体(1)内部设置有螺纹杆(9),并且螺纹杆(9)与第一电机(3)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6)与螺纹杆(9)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缸体(1)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大水深电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9)包括第二短杆(791)、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冀望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