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33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结构,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和线圈绕组,定子组件包括若干块周向均匀分布的E形定子铁芯,若干块E形定子铁芯分布在转子组件外围,E形定子铁芯包括轭部和从轭部伸出的左极臂、中间极臂和右极臂,线圈绕组卷绕在中间极臂上或者同时卷绕在左极臂和右极臂上,左极臂、中间极臂和右极臂的端部分别形成左磁极面、中间磁极面和右磁极面,转子组件外围被若干左磁极面、中间磁极面和右磁极面间隔包围,其特征在于:所有E形定子铁芯的中间磁极面的宽度L1与中间极臂的宽度L2比值在如下范围:1≤L1/L2≤1.3,该结构满足电机定子生产工艺基础,结构简单,结构布置合理,便于绕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一种高速运行电机的结构,它转子转速高、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被广泛应用在吸尘器的领域,该结构的电机的定子组件通常包括数块定子芯部,每块定子芯部常常形成为c形形状,每块c形形状定子芯部具有背部和两个极臂(其从背部延伸),其中在每个极臂的端部处具有极面,线轴被提供在c形定子芯部上,绕组围绕线轴缠绕,四块c形定子芯部2被提供,且绕组3围绕每个定子芯部2缠绕。四块定子芯部和绕组的每个是相同的,见专利号为201810569772.5的中国专利,包括至少一对c形定子芯部,每块c形定子芯部具有线轴和围绕每个线轴缠绕的绕组,其中c形定子芯部的每个相邻对上的绕组以相反方向被缠绕,现有技术的缺陷/或存在问题:其采用C型结构,槽型开口大,磁极面分布密度低、导致电机的转矩脉动大,导致电机效率低。另外,申请人针对现有电机技术特点提出一种新电机的解决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机结构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3A,定子组件包括围绕转子组件3A周向分布若干块E形铁芯1A,E形铁芯1A芯包括轭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机结构,包括转子组件(3)、定子组件和线圈绕组(2),定子组件包括若干块周向均匀分布的E形定子铁芯(10),若干块E形定子铁芯(10)分布在转子组件(3)外围,E形定子铁芯(10)包括轭部(11)和从轭部(11)伸出的左极臂(12)、中间极臂(13)和右极臂(14),线圈绕组(2)卷绕在中间极臂(13)上或者同时卷绕在左极臂(12)和右极臂(14)上,左极臂(12)、中间极臂(13)和右极臂(14)的端部分别形成左磁极面(121)、中间磁极面(131)和右磁极面(141),转子组件(3)外围被若干左磁极面(121)、中间磁极面(131)和右磁极面(141)间隔包围,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机结构,包括转子组件(3)、定子组件和线圈绕组(2),定子组件包括若干块周向均匀分布的E形定子铁芯(10),若干块E形定子铁芯(10)分布在转子组件(3)外围,E形定子铁芯(10)包括轭部(11)和从轭部(11)伸出的左极臂(12)、中间极臂(13)和右极臂(14),线圈绕组(2)卷绕在中间极臂(13)上或者同时卷绕在左极臂(12)和右极臂(14)上,左极臂(12)、中间极臂(13)和右极臂(14)的端部分别形成左磁极面(121)、中间磁极面(131)和右磁极面(141),转子组件(3)外围被若干左磁极面(121)、中间磁极面(131)和右磁极面(141)间隔包围,其特征在于:所有E形定子铁芯(10)的中间磁极面(131)的宽度L1与中间极臂(13)的宽度L2比值在如下范围:1≤L1/L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E形定子铁芯(10)上的左极臂(12)与右极臂(14)是不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左极臂(12)与右极臂(14)是不对称结构,是指左极臂(12)靠近轭部(11)的宽度L3比右极臂(14)靠近轭部(11)的宽度L4大或者左极臂(12)靠近轭部(11)的宽度L3比右极臂(14)靠近轭部(11)的宽度L4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磁极面(121)、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惠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