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27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保护组件、控制组件和支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焊套和护套,护套外壁固定连接于焊套内壁,护套内壁开设有方槽、方槽内壁活动连接有塞片,塞片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台,凸台内壁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支架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下门板,下门板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柜体,柜体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上门板。通过设置塞片和护套,能够实现两门板的相对固定,即塞片处于突出位置时,塞片一侧外壁贴合于上门板,而此时上门板与柜体处于锁紧状态,因此下门板也处于无法打开的状态,进而能够实现上门板与下门板的相对固定,能够避免下门板随意打开,对生产和检修过程造成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NMS柜门的开关门,上面刀闸所在区域的门尚未关闭,下面门即可打开,这会在生产及检修过程中埋藏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当上部柜门已经关闭,下部柜门依照情况进行打开,则会提高检修效率。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39151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器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及与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杆,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一侧的调节螺孔,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的定位孔。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的相关元件均通过轴转动连接,且缺乏相关固定组件导致本身容易出现晃动,对控制柜门体的限位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保护组件、控制组件和支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焊套和护套,护套外壁固定连接于焊套内壁,护套内壁开设有方槽、方槽内壁活动连接有塞片,塞片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台,凸台内壁开设有通孔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下门板,下门板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柜体,柜体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上门板,塞片一侧外壁活动连接于上门板一侧外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十字架和壳体,所述焊套底部外壁焊接于壳体顶部外壁,壳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支架一侧外壁,十字架外壁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壁,十字架内壁固定连接有轴套,轴套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凸柱,凸柱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一端外壁通过轴转动连接于通孔一内壁,转轴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套,第一螺套一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接柱,第一接柱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于活动板外壁,活动板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套,导套内壁滑动连接有立柱,立柱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壁,活动板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接柱,第二接柱一端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套,第二螺套一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套,第三螺套一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轴头,轴头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有轨道,轨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壳体底部内壁,齿条与齿轮啮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盖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盒体和控制器,盒体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壳体一侧外壁,控制器外壁固定连接于盒体内壁,盒体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气泵,盒体中间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通过设置塞片和护套,能够实现两门板的相对固定,即塞片处于突出位置时,塞片一侧外壁贴合于上门板,而此时上门板与柜体处于锁紧状态,因此下门板也处于无法打开的状态,进而能够实现上门板与下门板的相对固定,能够避免下门板随意打开,对生产和检修过程造成一定的危险。2.该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其中气缸运动,进而带动塞片移动,使得塞片具有多种位置姿态,当塞片回缩至护套内部时,上门板与下门板之间的限位消失,特殊情况下,需要在上门板处于闭锁状态时,打开下门板,即通过驱动组件中的气缸运动即可完成;同时活动板的设置,能够使得气缸与齿条分别固定于壳体两侧内壁,使得壳体内部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3.该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护套外壁固定连接于焊套内壁,塞片内壁活动连接于护套内壁,第二螺套与第三螺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杆,针对上门板与下门板之间不同的间隙距离,能够进行调整,即旋转调节杆调节第二螺套与第三螺套的间距,以满足塞片的活动距离,进一步的当塞片难以满足限位需求时,能够将护套连同塞片一齐实现更换。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的驱动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的驱动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的保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的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驱动组件、2-保护组件、3-盖板、4-控制组件、5-支架、6-上门板、7-下门板、8-柜体、101-壳体、102-十字架、103-气缸、104-第一螺套、105-第一接柱、106-活动板、107-立柱、108-导套、109-第二接柱、110-第二螺套、111-调节杆、112-第三螺套、113-齿条、114-轨道、115-齿轮、116-转盘、117-轴套、118-连杆、201-焊套、202-塞片、203-护套、401-盒体、402-控制器、403-气泵、404-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为了实现门板限位固定,保护人员安全,如图1-6所示,包括驱动组件1、保护组件2、控制组件4和支架5;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焊套201和护套203,护套203外壁固定连接于焊套201内壁,护套203内壁开设有方槽、方槽内壁活动连接有塞片202,塞片20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台,凸台内壁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支架5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下门板7,下门板7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柜体8,柜体8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上门板6,塞片202一侧外壁活动连接于上门板6一侧外壁;使用时,塞片202在护套203内壁上下移动,当塞片202超出护套203时,能够实现门板的相对固定;通过设置塞片202和护套203,能够实现两门板的相对固定,即塞片202处于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保护组件(2)、控制组件(4)和支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焊套(201)和护套(203),护套(203)外壁固定连接于焊套(201)内壁,护套(203)内壁开设有方槽、方槽内壁活动连接有塞片(202),塞片(20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台,凸台内壁开设有通孔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保护组件(2)、控制组件(4)和支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焊套(201)和护套(203),护套(203)外壁固定连接于焊套(201)内壁,护套(203)内壁开设有方槽、方槽内壁活动连接有塞片(202),塞片(202)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台,凸台内壁开设有通孔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下门板(7),下门板(7)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柜体(8),柜体(8)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上门板(6),塞片(202)一侧外壁活动连接于上门板(6)一侧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十字架(102)和壳体(101),所述焊套(201)底部外壁焊接于壳体(101)顶部外壁,壳体(101)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于支架(5)一侧外壁,十字架(102)外壁固定连接于壳体(101)内壁,十字架(102)内壁固定连接有轴套(117),轴套(117)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转盘(116),转盘(116)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凸柱,凸柱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杆(118),连杆(118)一端外壁通过轴转动连接于通孔一内壁,转轴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柜门体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缸(103),气缸(103)的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涛梁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智矿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