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24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包括主壳体、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插座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投屏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控制组件,所述投屏组件分别与所述插座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投屏组件相连;所述主壳体设有通孔,所述投屏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投屏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投屏座的投屏仪、以及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与所述投屏仪相连,所述投屏仪分别与所述插座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通孔与所述投屏仪对应设置;通过设置的移动单元可以在需要投屏时将投屏仪经通孔移动到主壳体外进行投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
本技术涉及供电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更方便、快捷、高效地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眼下非常重要的问题所在。在会议室场景或教学、演示等多媒体应用场景中,多媒体设备越来越繁多,预留接口也多种多样,有的会议室甚至会经常使用比较长的信号线,有的会议室桌面信号线、充电线凌乱。经常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操作人员无法快捷使用鼠标键盘控制演示大屏,自带的U盘内容无法快速传到演示屏上;2、操作人员自带的笔记本电脑,信号要投到演示大屏上,要找充电口,信号线拉扯过长,颇费力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在主壳体内设置于插座组件相连的投屏组件和控制组件,来进行快捷投屏的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包括主壳体、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插座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投屏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控制组件,所述投屏组件分别与所述插座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投屏组件相连;所述主壳体设有通孔,所述投屏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投屏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投屏座的投屏仪、以及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与所述投屏仪相连,所述投屏仪分别与所述插座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通孔与所述投屏仪对应设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主壳体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单元位于所述移动槽中。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安装于移动槽的移动件、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的推键、安装于所述移动件背离所述推键一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安装于所述投屏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移动件。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移动槽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中。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控制组件具有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接口、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开关、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无线模块,所述开关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投屏仪相连,所述无线模块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投屏仪相连。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投屏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投屏仪具有与所述第二滑槽匹配的第二滑块,所述投屏座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的配合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投屏座上。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滑槽于所述第二滑块均呈凸型设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座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插件、安装于主壳体并与所述插件相连的电缆线,所述主壳体具有安装架,所述插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有插口和连接口,所述插口与所述插座组件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控制组件对应设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主壳体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投屏组件对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设置的插座组件用于外界插头的插接,以此进行电力传输;投屏组件用于进行投屏,在使用时将其中的投屏仪从外壳体中滑出即可进行投屏使用,而设置的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投屏组件的开和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去掉防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中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圆圈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中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圆圈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中防护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主壳体,11-通孔,12-移动槽,13-第一滑槽,14-安装架,15-散热孔,20-插座组件,21-插件,22-电缆线,30-投屏组件,31-投屏座,32-投屏仪,33-第二滑槽,34-第二滑块,40-移动单元,41-移动件,42-推键,43-连接件,44-第一滑块,50-控制组件,51-电路板,52-接口,53-开关,54-无线模块,60-防护盖,61-插口,62-连接口,63-开关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包括主壳体10、安装于主壳体10内的插座组件20、安装于主壳体10的投屏组件30、安装于主壳体10的控制组件50,投屏组件30分别与插座组件20和控制组件50相连,控制组件50与投屏组件30相连,投屏组件30中设有用于推动投屏组件30移动的移动单元40,还包括安装于主壳体的防护盖60,防护盖60用于防护插座组件20、投屏组件30和控制组件50;设置的移动单元40可以在需要投屏组件30时,将投屏组件30进行移动,使其露出于主壳体10,然后即可进行投屏。主壳体10设有通孔11,通孔11与投屏组件30对应设置,主壳体10设有移动槽12,移动单元40位于移动槽12中,移动槽12设有第一滑槽13,第一滑槽13用于移动单元的滑动;主壳体10具有安装架14,插座组件20安装于安装架14,;主壳体10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15,散热孔15与投屏组件30对应设置。插座组件20包括安装于主壳体10的插件21、安装于主壳体10并与插件21相连的电缆线22,插件21安装于安装架14;插件21用于外界插头的插接用,以此来进行电力传输。投屏组件30包括安装于主壳体10内的投屏座31、滑动安装于投屏座31的投屏仪32、以及安装于主壳体10的移动单元40,移动单元40与投屏仪32相连,投屏仪32分别与插座组件20和控制组件50相连,投屏仪32与通孔11对应设置;投屏座31设有第二滑槽33,投屏仪32具有与第二滑槽33匹配的第二滑块34,投屏座31通过第二滑块34与第二滑槽33的配合可滑动的安装于投屏座31上;第二滑槽33于第二滑块34均呈凸型设置。移动单元40包括安装于移动槽12的移动件41、安装于移动件41的推键42、安装于移动件41背离推键42一端的连接件43,连接件43一端安装于投屏仪32、连接件43的另一端安装于移动件41,移动件41具有与第一滑槽13匹配的第一滑块44,第一滑块44可滑动的安装于第一滑槽13中。控制组件50具有安装于主壳体10内的电路板51、安装于电路板51的接口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插座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投屏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控制组件,所述投屏组件分别与所述插座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投屏组件相连;所述主壳体设有通孔,所述投屏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投屏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投屏座的投屏仪、以及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与所述投屏仪相连,所述投屏仪分别与所述插座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通孔与所述投屏仪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插座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投屏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控制组件,所述投屏组件分别与所述插座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投屏组件相连;所述主壳体设有通孔,所述投屏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主壳体内的投屏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投屏座的投屏仪、以及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与所述投屏仪相连,所述投屏仪分别与所述插座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通孔与所述投屏仪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单元位于所述移动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安装于移动槽的移动件、安装于所述移动件的推键、安装于所述移动件背离所述推键一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安装于所述投屏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移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匹配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投屏功能的插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枝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通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