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22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扣母部和扣公部,扣母部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插孔、锁紧螺母、第一锁紧部和外螺纹部,插孔位于插座壳体的一端面上,且与灌注在插座壳体尾部的环氧树脂胶体配合,锁紧螺母与插座壳体尾端处螺纹连接,第一锁紧部为正六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扣母部处的插孔需先灌环氧树脂胶体封死再焊线,最后待环氧树脂胶体凝固后再在外面打绿胶;扣公部处的插针需焊线后再灌环氧树脂胶体封死,最后拧上尾部螺帽防脱。此结构可保证150m水深也不会出现漏水及渗水情况。孔绝缘体、针绝缘体与线缆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不仅固定紧密,且安装方便不会松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水下机器人进行深潜时(水下150米),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深水中由于压强过大,连接器使用时普遍会出现进水现象;连接器在深水中工作,需能承受足够的压力,且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也必须保证其能正常工作。目前,普通水下机器人应用的连接器后端尾部与线之间缝隙未用树脂胶进行灌封,或者进行注塑成型双重防水结构,从而达不到有效水深150米的防水效果,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扣母部和扣公部,所述扣母部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插孔、锁紧螺母、第一锁紧部和外螺纹部,所述插孔位于插座壳体的一端面上,且与嵌设在插座壳体端面上的环氧树脂胶体配合,所述锁紧螺母与插座壳体左端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部为正六角形结构,且锁紧螺母与第一锁紧部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插座壳体的内部设有孔绝缘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扣母部(1)和扣公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母部(1)包括插座壳体(11),所述插座壳体(1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插孔(12)、锁紧螺母(13)、第一锁紧部(14)和外螺纹部(15),所述插孔(12)位于插座壳体(11)的一端面上,且与嵌设在插座壳体(11)端面上的环氧树脂胶体(16)配合,所述锁紧螺母(13)与插座壳体(11)左端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部(14)为正六角形结构,且锁紧螺母(13)与第一锁紧部(1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7),所述插座壳体(11)的内部设有孔绝缘体(18),所述孔绝缘体(18)与环氧树脂胶体(16)和插座壳体(11)的内壁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扣母部(1)和扣公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母部(1)包括插座壳体(11),所述插座壳体(1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插孔(12)、锁紧螺母(13)、第一锁紧部(14)和外螺纹部(15),所述插孔(12)位于插座壳体(11)的一端面上,且与嵌设在插座壳体(11)端面上的环氧树脂胶体(16)配合,所述锁紧螺母(13)与插座壳体(11)左端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锁紧部(14)为正六角形结构,且锁紧螺母(13)与第一锁紧部(1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7),所述插座壳体(11)的内部设有孔绝缘体(18),所述孔绝缘体(18)与环氧树脂胶体(16)和插座壳体(11)的内壁配合;
所述扣公部(2)包括插头壳体(21),所述插头壳体(21)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外套壳体(22)、第二锁紧部(23)和尾部螺帽(24),所述外套壳体(22)套设在插头壳体(21)左端处,且外套壳体(22)的内壁与插头壳体(21)对应部位的外壁间隙配合,且外套壳体(22)的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部(15)配合的内螺纹部(25),所述插头壳体(21)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轩郭武新单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