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侧入式背光,即传统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背光是一条LED灯带,进而通过利用导光板实现LED灯带的亮度铺展,完成背光模组结构;但是侧入式背光不能够实现分区控制,容易出现四周边缘画面比屏幕中央画面更亮的情况,也即画面的均匀性不佳,还会存在屏幕边缘区域比屏幕中间温度过高的情况;且当将侧入式背光应用于大尺寸的显示装置时,上述问题会愈加明显,用户的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驱动电路,用以改善背光模组画面均匀性欠缺、显示效果不佳的等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区和至少部分环绕所述发光区的周边区;所述发光区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背光扫描线,任一条所述背光扫描线用于电连接同一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区和至少部分环绕所述发光区的周边区;/n所述发光区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背光扫描线,任一条所述背光扫描线用于电连接同一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n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周边区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区两侧的第一周边区和第二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和/或所述第二周边区包括若干信号控制单元,至少部分所述信号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背光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周边区或所述第二周边区的每一所述信号控制单元级联;/n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驱动电源端,所述驱动电源端的输出端电连接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区和至少部分环绕所述发光区的周边区;
所述发光区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区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背光扫描线,任一条所述背光扫描线用于电连接同一行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周边区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区两侧的第一周边区和第二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和/或所述第二周边区包括若干信号控制单元,至少部分所述信号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背光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周边区或所述第二周边区的每一所述信号控制单元级联;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驱动电源端,所述驱动电源端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一所述信号控制单元,通过每一所述信号控制单元经所述背光扫描线驱动所述发光单元;或,所述驱动电源端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每一信号控制单元和每一所述背光扫描线,所述驱动电源端直接通过每一所述背光扫描线驱动所述发光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信号控制单元包括充电模块、第一复位模块、第二复位模块、第三复位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还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
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复位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复位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复位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节点;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一电容,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第二电容,所述第三复位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
其中,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压信号端,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线,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节点;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节点;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时钟信号线,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节点;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均电连接第二电压信号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八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端的输出端,第二端电连接对应的一条所述背光扫描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复用为所述驱动电源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级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初始触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上一级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中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下一级所述信号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晶体管和所述第八晶体管均为场效应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周边区和所述第二周边区均包括所述信号控制单元;
至少一条所述背光扫描线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一个所述信号控制单元。
10.一种背光模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如权利要求1-9之任一项所述背光模组;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发光阶段和熄灭阶段;
驱动电源端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传输至每一信号控制单元中,通过背光扫描线驱动发光单元发光或熄灭;
或,驱动电源端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并直接通过每一背光扫描线驱动发光单元发光或熄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丽雯,马从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