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131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包括壳体和定铁芯,所述定铁芯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灭弧腔,所述定铁芯下方的壳体内部设有散热腔,所述定铁芯上垂直穿插有中轴,所述中轴的底端延伸至散热腔内部并套设有动铁芯,所述动铁芯与定铁芯之间设有反力弹簧,所述动铁芯外侧的壳体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且电磁线圈的外侧套设有金属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动铁芯上设有盖帽,并在盖帽上设有环形筋条,利用盖帽增大磁极靴面,进而降低吸合电压,环形筋条的使用避免了由于增大磁极靴面儿降低释放电压值的弊端,使动铁芯吸合后与静铁芯之间存在一定的接触缝隙,降低吸合后的磁通量,进而提高释放电压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
本技术涉及直流接触器
,具体为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直流接触器是指用在直流回路中的一种接触器,主要用来控制直流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和励磁电路等)。直流接触器需要频繁开闭大负荷电流,所以必须具备很强的灭弧能力,而且要具有灵活的触头系统和可靠的电磁系统。目前,现有的直流接触器一方面其内部直通式动铁芯因磁极靴面过小,存在吸合电压过大,吸合到位后释放电压过小的问题,造成生产困难,产品废率高,另一方面在动触片与静触头从接通到断开的过程中会有放电现象并产生电弧,一般通过设置两个永久磁钢的结构,但受产品外形尺寸的限制,磁钢的外形尺寸较小,磁钢产生的磁感应强度较小,灭弧效果较差,且仅仅依靠磁力灭弧,灭弧方式单一,灭弧效果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包括壳体和定铁芯,所述定铁芯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灭弧腔,所述定铁芯下方的壳体内部设有散热腔,所述定铁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包括壳体(12)和定铁芯(16),所述定铁芯(16)上方的壳体(12)内部设有灭弧腔(5),所述定铁芯(16)下方的壳体(12)内部设有散热腔(11),所述定铁芯(16)上垂直穿插有中轴(9),所述中轴(9)的底端延伸至散热腔(11)内部并套设有动铁芯(14),所述动铁芯(14)与定铁芯(16)之间设有反力弹簧(6),所述动铁芯(14)外侧的壳体(12)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13),且电磁线圈(13)的外侧套设有金属杯(10),所述中轴(9)的顶端延伸至灭弧腔(5)内部并垂直连接有动触片(18),所述动触片(18)正上方两侧的壳体(12)内部顶端对称设有一对静触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接触器灭弧装置,包括壳体(12)和定铁芯(16),所述定铁芯(16)上方的壳体(12)内部设有灭弧腔(5),所述定铁芯(16)下方的壳体(12)内部设有散热腔(11),所述定铁芯(16)上垂直穿插有中轴(9),所述中轴(9)的底端延伸至散热腔(11)内部并套设有动铁芯(14),所述动铁芯(14)与定铁芯(16)之间设有反力弹簧(6),所述动铁芯(14)外侧的壳体(12)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13),且电磁线圈(13)的外侧套设有金属杯(10),所述中轴(9)的顶端延伸至灭弧腔(5)内部并垂直连接有动触片(18),所述动触片(18)正上方两侧的壳体(12)内部顶端对称设有一对静触头(1),且动触片(18)两端的定铁芯(16)顶端对称安装有一对磁钢一(17),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14)的一端连接有盖帽(7),所述盖帽(7)远离动铁芯(14)一端的直径大于动铁芯(14)的直径,且盖帽(7)远离动铁芯(14)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环形筋条(20),两个所述静触头(1)之间的动触片(18)顶部设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顶部中间位置处镶嵌有磁钢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闻斌陈贤平程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友利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