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11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4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模块,包括一第二线圈机构。前述第二线圈机构包括一基座和一第三线圈组件,其中基座用以承载第三线圈组件。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假想平面,用以对应且面朝第一线圈机构的一第一假想平面。第一假想平面平行于第二假想平面,且第一假想平面和第二假想平面皆与一法向量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模块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模块。更具体地来说,本公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模块。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是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的交流感应技术,通常是使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线圈产生一个电磁场,并使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线圈和电子装置中的接收线圈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现今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各种电子装置往往具有许多不同外观,因此如何设计出具有良好充电效能的线圈模块始成一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充电效能的线圈模块。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模块,包括一第二线圈机构。前述第二线圈机构包括一基座和一第三线圈组件,其中基座用以承载第三线圈组件。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假想平面,用以对应且面朝第一线圈机构的一第一假想平面。第一假想平面平行于第二假想平面,且第一假想平面和第二假想平面皆与一法向量垂直。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与第三线圈组件电性独立的一第四线圈组件,且第四线圈组件包括:一第四本体;以及一第四线圈组件引线,横跨第四本体的至少部分,且第四本体具有朝向第四线圈组件引线以及第三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二线圈机构,用以对应一第一线圈机构,该第二线圈机构包括:/n一第三线圈组件;以及/n一基座,用以承载该第三线圈组件,其中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假想平面,用以对应且面朝该第一线圈机构的一第一假想平面,该第一假想平面平行于该第二假想平面,且该第一假想平面和该第二假想平面皆与一法向量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3 US 62/842,6781.一种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二线圈机构,用以对应一第一线圈机构,该第二线圈机构包括:
一第三线圈组件;以及
一基座,用以承载该第三线圈组件,其中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一第二假想平面,用以对应且面朝该第一线圈机构的一第一假想平面,该第一假想平面平行于该第二假想平面,且该第一假想平面和该第二假想平面皆与一法向量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与该第三线圈组件电性独立的一第四线圈组件,且该第四线圈组件包括:
一第四本体;以及
一第四线圈组件引线,横跨该第四本体的至少部分,且该第四本体具有朝向该第四线圈组件引线以及该第三线圈组件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线圈组件还包括:
一第三本体;以及
一第三线圈组件引线,横跨该第三本体的至少部分,且该第三本体具有朝向该第三线圈组件引线以及该第四线圈组件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与该第三线圈组件、该第四线圈组件电性独立的一第五线圈组件,该第五线圈组件包括:
一第五本体;以及
一第五线圈组件引线,横跨该第五本体的至少部分,该第五本体具有朝向该第五线圈组件引线以及该第三线圈组件的表面,且该第三本体朝向该第四线圈组件引线的表面更朝向该第五线圈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该法向量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三本体和该第四线圈组件引线重叠,且该第三本体和该第五线圈组件引线重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该法向量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三线圈组件引线、该第四线圈组件引线和该第五线圈组件引线重叠。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一第三线圈组件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三本体朝向该第四线圈组件的表面上,该第四线圈组件位于该第三线圈组件与该基座之间,且沿着垂直该法向量的方向观察时,该第三线圈组件温度传感器和该第四本体重叠。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一第四线圈组件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该第四本体朝向该第三线圈组件的表面上,该第四线圈组件位于该第三线圈组件与该基座之间,且沿着垂直该法向量的方向观察时,该第四线圈组件温度传感器和该第三本体重叠。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
一黏接组件,接触该第四本体和该第五本体,且与该第三本体分离;
一第一黏接构件,接触该第三线圈组件引线、该第四线圈组件引线以及该第五线圈组件引线的至少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该黏接组件与该第一黏接构件不为一体成形的结构;
在该法向量上,该黏接组件与该第一黏接构件的最大尺寸不同;
该第一黏接构件环状包覆该第三线圈组件引线;
该第一黏接构件接触该黏接组件;
该第一黏接构件的导热系数小于该黏接组件的导热系数;
该基座具有容纳部,用以容纳该第三线圈组件引线、该第四线圈组件引线以及该第五线圈组件引线的至少其中一个;
该基座还包括一底板和一侧壁,该侧壁由该底板的边缘延伸;
沿着垂直该法向量的方向观察时,该侧壁的至少部分与该第三本体、该第四本体以及该第五本体的至少其中一个重叠;
该底板以及该侧壁皆包括导磁性材料;
该第一黏接构件接触该侧壁;
其中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一第二黏接构件,接触该第三本体与该第四本体的至少其中一个;
该第二黏接构件接触该黏接组件;
该黏接组件与该第二黏接构件不为一体成形的结构;
在该法向量上,该黏接组件与该第二黏接构件的最大尺寸不同;
其中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一导热组件,对应该基座、该第三本体、该第四本体以及该第五本体的至少其中一个;
该导热组件的导热系数与该基座的导热系数不同;
该黏接组件的导热系数大于1W/mK;
该黏接组件的导热系数大于20W/mK;
该基座的导磁系数大于该导热组件的导磁系数;
该导热组件的导磁系数小于125x10-6H/m;
在该法向量上,该基座与该导热组件的最大尺寸不同;
沿该法向量观察时,该基座的投影面积与该导热组件的投影面积不同;
沿该法向量观察时,该基座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导热组件的投影面积;
其中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一连接组件,电性连接该第三线圈组件引线、该第四线圈组件引线以及该第五线圈组件引线的至少其中一个;
该第一黏接构件接触该连接组件;
沿着垂直该法向量的方向观察时,该连接组件与该基座重叠;
该第三线圈组件、该第四线圈组件以及该第五线圈组件彼此电性独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三黏接构件,接触该第三本体和该第四本体,且与该第五本体分离;
在该法向量上,该黏接组件的最大尺寸与该第三黏接构件的最大尺寸不同;
其中该第二线圈机构还包括至少一第四黏接构件,接触该第三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凤龙吴仓逢韩元高子杰林建宏李光伦徐湘惠崔树义李国瑞李昆颖陈茂军余泰弦陈威宇李宜儒张贵渊黎韦均赖妮妮罗胜浩彭恒生官月惠林秀珍周艳冰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