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电粒子加压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粒子加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电粒子加压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带电粒子加压装置有多种用途,如动力装置、粒子加速器、核聚变装置等,但目前市面上没有该用途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小型化、且容易控制粒子加压过程的带电粒子加压器,其具体结构为:带电粒子加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基座,基座内侧固定有架体,所述架体由对称设置的左、右架组成,左、右架均通过各自中心的固定臂分别固定在U型基座内壁两侧,两固定臂上均顺向缠有线圈组,左架或右架之一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能量输出腔,并通过U型基座侧壁的通孔与外部连通,左、右架均开有环状凹槽,左、右架固定后两环状凹槽对向形成较为封闭的容腔I,动力机构设置在容腔I内,且通过轴承安装在左、右架近中心部。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有,配合容腔I内壁的容器,容器壳四周设有较为封闭的环形气体腔,气体腔的侧面间隔开有对称的进气孔,进气孔外侧均外接有脉冲电源与高压气缸,气体腔内侧间隔开有过气孔 ...
【技术保护点】
1.带电粒子加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基座(1),基座内侧固定有架体(2),所述架体由对称设置的左、右架组成,左、右架均通过各自中心的固定臂(2-1)分别固定在U型基座内壁两侧,两固定臂上均顺向缠有线圈组(2-3),左架或右架之一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能量输出腔(2-2),并通过U型基座侧壁的通孔(1-1)与外部连通,左、右架均开有环状凹槽,左、右架固定后两环状凹槽对向形成较为封闭的容腔I(2-4),动力机构设置在容腔I内,且通过轴承(6)安装在左、右架近中心部;/n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有,配合容腔I内壁的容器3,容器壳四周设有较为封闭的环形气体腔(3-2),气体腔的侧面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带电粒子加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基座(1),基座内侧固定有架体(2),所述架体由对称设置的左、右架组成,左、右架均通过各自中心的固定臂(2-1)分别固定在U型基座内壁两侧,两固定臂上均顺向缠有线圈组(2-3),左架或右架之一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能量输出腔(2-2),并通过U型基座侧壁的通孔(1-1)与外部连通,左、右架均开有环状凹槽,左、右架固定后两环状凹槽对向形成较为封闭的容腔I(2-4),动力机构设置在容腔I内,且通过轴承(6)安装在左、右架近中心部;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有,配合容腔I内壁的容器3,容器壳四周设有较为封闭的环形气体腔(3-2),气体腔的侧面间隔开有对称的进气孔(3-3),进气孔外侧均外接有脉冲电源(10)与高压气缸(11),气体腔内侧间隔开有过气孔(3-4),过气孔的另一端通过L型管安装有锥形网罩(5),容器壳上设有动力结构,容器内部两侧壁固定弧面状的电势递减壁(3-5),容器壳侧壁与电势递减壁之间形成电势递减空间(3-6),容器四周与两电势递减壁之间形成加压空间(3-7),容器导流加压装置(7)设置在该空间内;
容器导流加压装置(7)为间隔旋转分布的多片加压片(7-1),加压片两侧与电势递减壁密封贴合,将加压空间分隔成多个加压区,加压片内端部与一中空的分离管(8)外壁固接,分离管四周侧壁间隔开有数个小孔(8-1)将其内部反应腔与加压区连通,一中空能量输出管(9)固定并穿过容器侧壁与电势递减壁的中心并与反应腔垂直连通,能量输出管位于架体内部的能量输出腔内。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