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401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内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涉及氧气浓度感应报警领域。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端连接有太阳能板,下端连接有底座,壳体内底壁固定有氧气浓度检测仪和蓄电池,氧气浓度检测仪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报警器和PLC控制器,当氧气浓度低于PLC控制器设定的阈值时,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报警器即可发出声音实现报警。壳体内壁近顶端固定有承接板,承接板上端两侧开有支撑槽,支撑槽内设置有可以调整太阳能板倾斜角的支撑杆,增大太阳能板光电转化效率。壳体侧端开有通风孔,可使壳体内外氧气浓度一致,降低检测误差,同时壳体侧端设置有可拆卸面板,便于对壳体内部零件进行维修和清理。底座可使该装置固定在车体内,并便于其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氧气浓度感应报警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车内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儿童在汽车内因缺氧窒息而死的案件越来越多,控制汽车内的氧气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现在为了控制车内氧气浓度,一般将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安装在车内,当氧气浓度低于一定阈值时,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即可发出警报。但是现有的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在车内安装不够稳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滑脱而掉落。并且现有的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的供电方式一般都是使用蓄电池或者外接交流电,如果没有及时提供电能,会使该装置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可调节受光面角度的太阳能面板,可防滑固定的底座。太阳能面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可将电能储存并供电给氧气浓度检测仪;底座可将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固定在汽车内,避免其掉落。另外该装置面板可拆卸,方便更换或清理其内部的零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内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底壁固定有氧气浓度检测仪和蓄电池,氧气浓度检测仪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报警器,氧气浓度检测仪内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壳体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的侧端安装有顶板,顶板和壳体转动连接,壳体内壁近顶端固定有回型的承接板,承接板一侧上端开有两个平行的固定孔,承接板上端两侧开有支撑槽,支撑槽内设置有支撑杆和转动杆,转动杆两端固定在支撑槽内壁,支撑杆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底端固定有底板,底板两侧底部均固定有L型限位板,底板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上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端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防滑块,连接板两侧下端开有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板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一侧上端开有两个平行的连接孔,当太阳能板盖合在承接板上端时,连接孔与固定孔同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另一侧上方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均固定在壳体的内壁,顶板远离连接孔的一侧端开有转动孔,转动孔与转动轴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一侧端开有限位孔,其余侧端均开有多个第一通风孔,限位孔侧壁固定有多个开孔的安装块,限位孔内设置有面板,面板侧端开有多个第二通风孔和阵列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与安装块相互贯穿并通过螺钉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调节太阳能板受光面的角度,使受光面尽量与太阳光的光线垂直,提高了太阳能板的光电转化效率。2、本技术设置有可拆卸面板,便于其内部的零件进行维修和清理。3、本技术设置有防滑底座,可以使其固定在车内,同时便于拆卸,进行维修或清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壳体底端及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太阳能板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壳体侧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底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车内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底壁固定有氧气浓度检测仪2和蓄电池4,氧气浓度检测仪2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21和报警器22,氧气浓度检测仪2内还包括PLC控制器,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21感应车内的氧气浓度,当氧气浓度低于PLC控制器设定的阈值时,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报警器22发出声音实现报警。壳体1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板5,太阳能板5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4内,蓄电池4可对氧气浓度检测仪2供电。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内壁近顶端固定有回型的承接板12,承接板12一侧上端开有两个平行的固定孔15,承接板12上端两侧开有支撑槽13,支撑槽13未贯穿承接板12的上端部,支撑槽13内设置有支撑杆132和转动杆131,转动杆131两端固定在支撑槽13内壁,支撑杆132与转动杆131转动连接。便于抬起支撑杆132或者将其收纳在支撑槽13内。承接板12另一侧上方设置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两端均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太阳能板5的侧端安装有顶板51,顶板51一侧上端开有两个平行的连接孔511,当太阳能板5盖合在承接板12上端时,连接孔511与固定孔15同心设置,可用定位柱512使连接孔511与固定孔15限位配合。顶板51远离连接孔511的一侧端开有转动孔513,转动孔513与转动轴14转动连接。当太阳光不直射太阳能板5时,可以将支撑杆132支撑起来如图1所示,此时太阳光直射太阳能板5,使得太阳能板5的光电转化效率最大化。如图4所示,壳体1一侧端开有限位孔17,其余侧端均开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6,限位孔17侧壁固定有多个开孔的安装块171,限位孔17内设置有面板18,面板18侧端开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83和阵列分布的安装孔181,安装孔181与安装块171相互贯穿并通过螺钉182配合。多个通风孔可保持壳体1内外氧气浓度一致,降低氧气浓度检测仪2的检测误差。面板18可拆卸,便于对壳体1内部零件进行维修和清理。如图4和图5所示,壳体1底端固定有底板10,底板10两侧底部均固定有L型限位板101,底板10下端设置有底座6,底座6上端固定有连接板61,连接板61上端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防滑块62,连接板61两侧下端开有限位槽611,限位槽611与限位板101滑动配合,当限位槽611与限位板101滑动配合时,防滑块62和底板10的下端紧密接触起到防滑的效果,当通过吸盘等结构对底座6进行安装固定在车体上时,壳体1的位置不会偏移,且在外力作用下,壳体1可以抽出,便于维修和清理。在使用时,当氧气浓度低于PLC控制器设定的阈值时,PLC控制器发出指令,报警器22发出声音实现报警。可拆卸的面板18和底座6便于对壳体1内部的零件进行维修和清理。通过抬起支撑杆132使得太阳能板5倾斜,使太阳能板5受光面尽量与太阳光的光线垂直,让太阳能板5发挥最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底壁固定有氧气浓度检测仪(2)和蓄电池(4),氧气浓度检测仪(2)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21)和报警器(22),氧气浓度检测仪(2)内还包括PLC控制器;/n所述壳体(1)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板(5),太阳能板(5)的侧端安装有顶板(51),顶板(51)和壳体(1)转动连接,壳体(1)内壁近顶端固定有回型的承接板(12),承接板(12)一侧上端开有两个平行的固定孔(15),承接板(12)上端两侧开有支撑槽(13),支撑槽(13)内设置有支撑杆(132)和转动杆(131),转动杆(131)两端固定在支撑槽(13)内壁,支撑杆(132)与转动杆(131)转动连接;/n所述壳体(1)底端固定有底板(10),底板(10)两侧底部均固定有L型限位板(101),底板(10)下端设置有底座(6),底座(6)上端固定有连接板(61),连接板(61)上端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防滑块(62),连接板(61)两侧下端开有限位槽(611),限位槽(611)与限位板(101)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氧气浓度感应报警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底壁固定有氧气浓度检测仪(2)和蓄电池(4),氧气浓度检测仪(2)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21)和报警器(22),氧气浓度检测仪(2)内还包括PLC控制器;
所述壳体(1)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板(5),太阳能板(5)的侧端安装有顶板(51),顶板(51)和壳体(1)转动连接,壳体(1)内壁近顶端固定有回型的承接板(12),承接板(12)一侧上端开有两个平行的固定孔(15),承接板(12)上端两侧开有支撑槽(13),支撑槽(13)内设置有支撑杆(132)和转动杆(131),转动杆(131)两端固定在支撑槽(13)内壁,支撑杆(132)与转动杆(131)转动连接;
所述壳体(1)底端固定有底板(10),底板(10)两侧底部均固定有L型限位板(101),底板(10)下端设置有底座(6),底座(6)上端固定有连接板(61),连接板(61)上端设置有阵列分布的防滑块(62),连接板(61)两侧下端开有限位槽(611),限位槽(611)与限位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任俊翠袁修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