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00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住宅防盗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感应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绝缘层。其中,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被配置为与电路板连接,且电路板、第一导电层、感应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形成导电回路。当物体承载在该防盗报警组件上时,感应层在物体的重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使得电路板在检测到导电回路中的电流值发生变化时触发与电路板连接的报警器进行报警。可以理解,该防盗报警组件具有弹性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以及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优点,从而能够实现准确的防盗入侵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住宅防盗设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入室偷盗行为,常见的应用于住宅的防盗入侵感知技术包括红外检测技术、摄像头监控技术等。但是这些入侵感知技术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误报或者漏报的现象,难以准确地实现防盗入侵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通过对承载在防盗报警组件上的物体的重量进行检测,能够准确地实现防盗入侵检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100),包括: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的感应层(1),设置于所述感应层(1)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21),以及设置于所述感应层(1)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电层(22);所述第一导电层(21)远离所述感应层(1)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31),所述第二导电层(22)远离所述感应层(1)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绝缘层(32);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被配置为与电路板(4)连接,且所述电路板(4)、所述第一导电层(21)、所述感应层(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之间形成导电回路;其中:所述感应层(1)在承载于所述防盗报警组件(100)上的物体的重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所述电路板(4)在检测到所述导电回路中的电流值发生变化时触发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的报警器(8)进行报警。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均通过导电胶与所述感应层(1)粘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31)和所述第一导电层(21)通过绝缘胶粘接,所述第二绝缘层(32)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通过绝缘胶粘接。可选地,还包括包裹层(5);所述包裹层(5)覆盖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1)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21)的一面,并与所述第一绝缘层(31)粘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21)通过第一导线(41)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22)通过第二导线(42)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21)的边沿开设有第一接口(211),所述第一接口(211)与所述第一导线(41)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层(22)的边沿开设有第二接口(221),所述第二接口(221)与所述第二导线(42)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32)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21)的一面设置有防滑层(6)。可选地,所述防滑层(6)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6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100),包括: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的感应层(1),以及设置于所述感应层(1)中且互相交叉的第一导电电极(91)和第二导电电极(9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电极(91)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92)之间的第三导电电极(93);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电极(91)和所述第二导电电极(92)被配置为与电路板(4)连接,且所述电路板(4)、所述第一导电电极(91)、所述感应层(1)、所述第二导电电极(92)和所述第三导电电极(93)之间形成导电回路;其中:所述感应层(1)在承载于所述防盗报警组件(100)上的物体的重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所述电路板(4)在检测到所述导电回路中的电流值发生变化时触发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的报警器(8)进行报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感应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绝缘层。其中,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被配置为与电路板连接,且电路板、第一导电层、感应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形成导电回路。当物体承载在该防盗报警组件上时,感应层在物体的重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使得电路板在检测到导电回路中的电流值发生变化时触发与电路板连接的报警器进行报警。可以理解,该防盗报警组件具有弹性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以及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优点,从而能够实现准确的防盗入侵检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滑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盗报警组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件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1-感应层;21-第一导电层;211-第一接口;22-第二导电层;221-第二接口;31-第一绝缘层;32-第二绝缘层;4-电路板;41-第一导线;42-第二导线;5-包裹层;6-防滑层;61-凸起结构;7-密封件;8-报警器;91-第一导电电极;92-第二导电电极;93-第三导电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结合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100,包括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的感应层1、设置于所述感应层1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21,以及设置于所述感应层1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的感应层(1),/n设置于所述感应层(1)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21),以及/n设置于所述感应层(1)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电层(22);/n所述第一导电层(21)远离所述感应层(1)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31),所述第二导电层(22)远离所述感应层(1)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绝缘层(32);/n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被配置为与电路板(4)连接,且所述电路板(4)、所述第一导电层(21)、所述感应层(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之间形成导电回路;其中:/n所述感应层(1)在承载于所述防盗报警组件(100)上的物体的重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所述电路板(4)在检测到所述导电回路中的电流值发生变化时触发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的报警器(8)进行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力感应的防盗报警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的感应层(1),
设置于所述感应层(1)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21),以及
设置于所述感应层(1)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二导电层(22);
所述第一导电层(21)远离所述感应层(1)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31),所述第二导电层(22)远离所述感应层(1)的一面设置有第二绝缘层(32);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被配置为与电路板(4)连接,且所述电路板(4)、所述第一导电层(21)、所述感应层(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之间形成导电回路;其中:
所述感应层(1)在承载于所述防盗报警组件(100)上的物体的重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所述电路板(4)在检测到所述导电回路中的电流值发生变化时触发与所述电路板(4)连接的报警器(8)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2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均通过导电胶与所述感应层(1)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1)和所述第一导电层(21)通过绝缘胶粘接,所述第二绝缘层(32)和所述第二导电层(22)通过绝缘胶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裹层(5);所述包裹层(5)覆盖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1)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21)的一面,并与所述第一绝缘层(31)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盗报警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21)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爱特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