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及应用有该轴承安装结构的旋钮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94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侧的轴承,所述壳体呈中空、并且内侧呈圆柱形,所述壳体的内侧径向向内凸起形成有第一凸台,所述轴承轴向的一端支撑在第一凸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轴承与壳体的内侧之间、用于限定轴承位置的固定件。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上述轴承安装结构的旋钮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壳体和轴承的安装,无需使用胶水点胶、容易实现轴承在壳体的内侧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及应用有该轴承安装结构的旋钮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机械连接结构,尤其是一种轴承安装结构,以及应用有该轴承安装结构的旋钮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旋钮控制器中的轴承与控制器主体的壳体之间很难固定。如果使用胶水点胶,则胶水量不好掌握,多了容易溢出流到轴承里面就会影响轴承滑动效果,少了则粘性不够,并且胶水容易老化,时间长了容易影响功能;如果通过直接卡接形式,卡接形式则要求轴承外圈直径与壳体的内径尺寸完美匹配,这对工艺要求很高,一般很难做到,结构件制作成本较高,现场装配难,如两者卡接中心线歪了就会卡太紧很难拆分,用蛮力拆分一不小心就容易刮花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轴承安装结构,拆装方便,一致性好。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轴承安装结构的旋钮控制器。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侧的轴承,所述壳体呈中空、并且内侧呈圆柱形,所述壳体的内侧径向向内凸起形成有第一凸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内侧的轴承(13),所述壳体(11)呈中空、并且内侧呈圆柱形,所述壳体(11)的内侧径向向内凸起形成有第一凸台(111),所述轴承(13)轴向的一端支撑在第一凸台(1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轴承(13)与壳体(11)的内侧之间、用于限定轴承(13)位置的固定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内侧的轴承(13),所述壳体(11)呈中空、并且内侧呈圆柱形,所述壳体(11)的内侧径向向内凸起形成有第一凸台(111),所述轴承(13)轴向的一端支撑在第一凸台(1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轴承(13)与壳体(11)的内侧之间、用于限定轴承(13)位置的固定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4)包括设置在轴承(13)外周的本体(141),以及与轴承(13)远离第一凸台(111)的轴向端部抵接、用于限定轴承(13)轴向位置的卡接部(1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42)由本体(141)远离第一凸台(111)的一端向轴承(13)的内侧方向弯折而成、并与轴承(13)远离第一凸台(111)的轴向端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4)还包括能够与壳体(11)抵接的、用于限定轴承(13)径向位置的抵接部(1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43)由本体(141)朝向本体(141)的外侧延伸,所述抵接部(143)与壳体(11)的内侧相抵,所述抵接部(143)能够保持本体(141)与壳体(11)内侧之间相互远离的弹性趋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珣侯志成苑春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摩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