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震波信号的便携式信号采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88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震波信号便携式信号采集盒,涉及信号采集技术领域。它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与下盒体之间卡扣连接;上盒体内腔设置有固定支撑板、吸盘、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及第三复位弹簧;固定支撑板与上盒体底部开口边缘相抵,吸盘固定在固定支撑板上,吸盘上吸附有可充电电池;下盒体内腔设置有除尘风扇,除尘风扇通过固定杆固定在下盒体,除尘风扇左侧设置有进风口,除尘风扇右侧设置有除尘滤网,除尘滤网右侧为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放置信号传感器,容纳空间右侧壁设置有出风口;上盒体内腔与下盒体内腔之间通过多个支撑筋固定。设计的信号采集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信号采集盒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震波信号的便携式信号采集盒
本技术涉及信号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震波信号的便携式信号采集盒。
技术介绍
地震勘探是基于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理论,利用地下介质弹性与密度差异对人工、天然激发震波的响应的差异,来推断地质构造和形态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目前地震勘探系统主要采用集中式控制架构,由于存在道数与处理能力的限制,只适用于小范围、低复杂区域,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探测。当前地震波信号采集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传感器直接挂入工作面,易受撞击机率大、洒水时容易溅入水损坏线路板、接线头活动量大易损坏、接线盒外接易损坏传感器接头等现状。综上所述,传感器直接挂入工作面损坏的机率较高,影响监测监控。针对以上实际情况,急需开发出传感器专用装置,即保护了传感器又方便了现场人员的使用,提高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地震波信号的便携式信号采集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信号采集盒结构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震波信号的便携式信号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震波信号的便携式信号采集盒,其特征在于:/n包括上盒体(100)和下盒体(200),所述的上盒体(100)与所述的下盒体(200)之间卡扣连接;/n所述的上盒体(100)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支撑板(108)、吸盘(109)、第一复位弹簧(111)、第二复位弹簧(112)及第三复位弹簧(113);/n所述的固定支撑板(108)为圆片结构,所述的固定支撑板(108)与所述的上盒体(100)的底部开口边缘相抵,所述的吸盘(109)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支撑板(108)上,所述的吸盘(109)上吸附有可充电电池(110),所述的可充电电池(110)的顶部通过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111)与所述的上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震波信号的便携式信号采集盒,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盒体(100)和下盒体(200),所述的上盒体(100)与所述的下盒体(200)之间卡扣连接;
所述的上盒体(100)的内腔设置有固定支撑板(108)、吸盘(109)、第一复位弹簧(111)、第二复位弹簧(112)及第三复位弹簧(113);
所述的固定支撑板(108)为圆片结构,所述的固定支撑板(108)与所述的上盒体(100)的底部开口边缘相抵,所述的吸盘(109)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支撑板(108)上,所述的吸盘(109)上吸附有可充电电池(110),所述的可充电电池(110)的顶部通过所述的第一复位弹簧(111)与所述的上盒体(100)的内腔顶壁相连,所述的可充电电池(110)的左侧通过所述的第二复位弹簧(112)与所述的上盒体(100)的内腔左壁相连,所述的可充电电池(110)的右侧通过所述的第三复位弹簧(113)与所述的上盒体(100)的内腔右壁相连;
所述的下盒体(200)的内腔设置有除尘风扇(202),所述的除尘风扇(202)通过固定杆(203)固定在所述的下盒体(200),所述的除尘风扇(202)的左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的除尘风扇(202)的右侧设置有除尘滤网(204),所述的除尘滤网(204)的右侧为容纳空间(205),所述的容纳空间(205)用于放置信号传感器,所述的容纳空间(205)的右侧壁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的上盒体(100)的内腔与所述的下盒体(200)的内腔之间通过多个支撑筋固定,所述的支撑筋的一端与所述的上盒体(100)的内腔的顶壁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撑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下盒体(200)的内腔的底壁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震波信号的便携式信号采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盒体(100)上安装有把手(101),所述的把手(101)用于把握所述的上盒体(100);
所述的把手(101)包括顶帽(102)、紧固件(103)及限位板(104),所述的顶帽(102)为中空的弧形盖,所述的紧固件(103)的顶端与所述的顶帽(102)的底端固定,所述的紧固件(103)贯穿所述的上盒体(100)并延伸至所述的上盒体(100)内,所述的限位板(104)与所述的紧固件(103)的底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明永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盛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