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87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包括便携式的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主要由采样模块、核心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交互模块构成的检测电路系统,设置于箱体内的用于将检测电路系统的各模块均封装的内封壳,安置于内封壳上的散热单元,开设于箱体上的散热通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散热通道上的过滤隔网,其中,所述内封壳与散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用于导线安置的封闭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封壳对内部器件进行封装,提高了内部电子器件的密封性,并配置散热单元和散热通道,以应对内部过热的使用情况,同时配置过滤隔网,在增加散热性能的同时避免外部杂物或水汽进入,充分保护了内部器件,使测试仪能够稳定地在高温高湿等环境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流互感器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电力测试仪器
,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测试仪。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长时间运行后,多种因素可能引起其性能下降,导致数据检测不准确,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故而需要定时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测,及时调整其参数使以保证检测准确。电流互感器测试仪是用于检测和测试电流互感器参数的仪器,使用时接入在运行的电流互感器上进行数据,为了方便使用,目前电流互感器测试仪通常是以便携方式设计,同时,为了准确测试,在便携的基础上还需要应对电流互感器运行环境中各种恶劣的条件,如高温、高湿、高寒等状况,因此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应对各种恶劣使用环境的电流互感器测试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包括便携式的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主要由采样模块、核心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交互模块构成的检测电路系统,设置于箱体内的用于将检测电路系统的各模块均封装的内封壳,安置于内封壳上的散热单元,开设于箱体上的散热通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散热通道上的过滤隔网,其中,所述内封壳与散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用于导线安置的封闭管道。具体地,所述箱体由翻盖连接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构成,所述内封壳分别将检测电路系统的各模块封装并在下箱体内与下箱体的面板固定连接,各内封壳之间通过用于导线安置的封闭管道连通。具体地,所述内封壳上设有用于穿线的通孔,通孔内卡置固定有在内封壳表面形成凸起状插口的密封绝缘套,所述封闭管道匹配地插接在密封绝缘套上,所述导线通过密封绝缘套和封闭管道进出内封壳。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绝缘套与封闭管道插接的部位上还套置有由吸湿材料制成的隔湿套。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安置于内封壳上的散热翅片,至少一根贯穿散热翅片设置的导热管,连接于导热管端部的散热头,以及用于带走散热翅片和散热头上散发热量的散热风扇,其中,所述散热风扇与交互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翅片布置的走向在箱体内形成与散热通道匹配的散热流道,所述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沿散热流道走向。具体地,所述散热翅片配置为多个,可在一个内封壳上配置多个散热翅片,也在多个内封壳上分别配置散热翅片,多根导热管共同连接于一个散热头。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道开设于下箱体侧面,并且下箱体侧面设有封闭散热通道的侧盖,所述散热通道两侧设有沿侧向走向并呈向外凸起状的导槽,所述过滤隔网上配置有把手并可拆卸地插置于该导槽内将散热通道完全覆盖。具体地,所述过滤隔网包括作为支撑的隔网基体,以及包覆于隔网基体上吸湿层,其中,隔网基体侧边预留地配置有用于连接导槽的导轨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还配置有保温单元,所述保温单元包括设置于箱体内壁的电加热片,以及与电加热片电性连接的温控模块,其中,温控模块与交互模块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内封壳对内部器件进行封装,提高了内部电子器件的密封性,并配置散热单元和散热通道,以应对内部过热的使用情况,同时配置过滤隔网,在增加散热性能的同时避免外部杂物或水汽进入,充分保护了内部器件,使测试仪能够稳定地在高温高湿等环境内使用。并且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在测试仪产品中应用。(2)本技术在内封壳基础上通过封闭管道实现内部模块之间的导线连通,保证了内部电子器件均处于封闭的条件下,避免了电子器件可能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发生故障,同时封闭管道采用插接形式与内封壳连接,方便拆装连接和导线安设。(3)本技术通过隔湿套的设计,提高了连接部位的抗湿性能,不仅在封闭管道连接部分设置,还可以在下箱体面板上的接线口部分设置隔湿套,减少了高湿环境中水汽侵入接头。(4)本技术利用翅片、导热管和风扇的配合并构建散热流道有效提高了内部散热性能,避免了内部过热的问题,并增加了应对高热使用环境的能力。(5)本技术采用侧面开口的形式形成散热通道提高了散热能力,并采用可拆卸式的过滤隔网进行隔断,便于过滤隔网的维护和更换。(6)本技术还通过配置保温单元增加了抗寒性能,以应对高寒环境,避免过低温度对内部电子器件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密封绝缘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中过滤隔网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包括便携式的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主要由采样模块、核心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交互模块构成的检测电路系统3,设置于箱体内的用于将检测电路系统的各模块均封装的内封壳4,安置于内封壳上的散热单元10,开设于箱体上的散热通道5,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散热通道上的过滤隔网6,其中,所述内封壳与散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用于导线安置的封闭管道7。具体地,所述内封壳上设有用于穿线的通孔8,通孔内卡置固定有在内封壳表面形成凸起状插口的密封绝缘套9,所述封闭管道匹配地插接在密封绝缘套上,所述导线通过密封绝缘套和封闭管道进出内封壳。所述密封绝缘套与封闭管道插接的部位上还套置有由吸湿材料制成的隔湿套15,并且箱体内表面布设的检测电路系统的接头上也可配置隔湿套。具体地,所述箱体由翻盖连接的上箱体2和下箱体1构成,所述内封壳分别将检测电路系统的各模块封装并在下箱体内与下箱体的面板固定连接,各内封壳之间通过用于导线安置的封闭管道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单元10包括安置于内封壳上的散热翅片11,至少一根贯穿散热翅片设置的导热管12,连接于导热管端部的散热头13,以及用于带走散热翅片和散热头上散发热量的散热风扇14,其中,所述散热风扇与交互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散热翅片布置的走向在箱体内形成与散热通道匹配的散热流道,所述散热风扇产生的气流沿散热流道走向。具体地,所述散热翅片配置为多个,可在一个内封壳上配置多个散热翅片,也在多个内封壳上分别配置散热翅片,多根导热管共同连接于一个散热头。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道开设于下箱体侧面,并且下箱体侧面设有封闭散热通道的侧盖16,所述散热通道两侧设有沿侧向走向并呈向外凸起状的导槽17,所述过滤隔网上配置有把手并可拆卸地插置于该导槽内将散热通道完全覆盖。具体地,所述过滤隔网包括作为支撑的隔网基体18,以及包覆于隔网基体上吸湿层19,其中,隔网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包括便携式的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由采样模块、核心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交互模块构成的检测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用于将检测电路系统的各模块均封装的内封壳,安置于内封壳上的散热单元,开设于箱体上的散热通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散热通道上的过滤隔网,其中,所述内封壳与散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用于导线安置的封闭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包括便携式的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由采样模块、核心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交互模块构成的检测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用于将检测电路系统的各模块均封装的内封壳,安置于内封壳上的散热单元,开设于箱体上的散热通道,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散热通道上的过滤隔网,其中,所述内封壳与散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用于导线安置的封闭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翻盖连接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构成,所述内封壳分别将检测电路系统的各模块封装并在下箱体内与下箱体的面板固定连接,各内封壳之间通过用于导线安置的封闭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壳上设有用于穿线的通孔,通孔内卡置固定有在内封壳表面形成凸起状插口的密封绝缘套,所述封闭管道匹配地插接在密封绝缘套上,所述导线通过密封绝缘套和封闭管道进出内封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套与封闭管道插接的部位上还套置有由吸湿材料制成的隔湿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包括安置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全新接建鹏武文华周振华马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科电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