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83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所述翻盖和壳体重合处设置有密封胶圈,所述壳体内部右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干燥室,所述壳体内部左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干燥室,所述壳体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干燥室,所述壳体前表面下端左侧设置有一次端子,所述壳体前表面下端右侧设置有二次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壳体使用的是整体无缝绝缘材质,只有翻盖处一个缺口,且壳体和翻盖重合处设置有密封胶圈,所以能够防止水汽进入互感器内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干燥室、第二干燥室和第三干燥室,干燥室内放置有氯化钙干燥剂,能够吸收水蒸气,从而保持立柱式电流互感器内部处于干燥状态,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原理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立柱式电流互感器是安装在平面或支柱上,兼做一次电路导体支柱用的电流互感器,大部分立柱式电流互感器用在支柱上时,固定和拆卸都是比较麻烦的,极大地增加了工人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现有的立柱式电流互感器内部的防潮的能力不强,大部分电流互感器甚至没有防潮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转动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和壳体重合处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上端转动连接有翻盖(4),所述翻盖(4)和壳体(1)重合处设置有密封胶圈(20),所述翻盖(4)顶端后侧中心固定连接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中心固定连接有卡扣(17),所述卡扣(17)设置在壳体(1)顶端,所述壳体(1)右侧面中部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18),所述壳体(1)左侧面中部后端固连接有第二固定带(19),所述壳体(1)内部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底槽(5),所述底槽(5)内部滑动连接有铁芯(6),所述铁芯(6)下端设置有一次绕组(8),所述铁芯(6)中部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柱式电流互感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上端转动连接有翻盖(4),所述翻盖(4)和壳体(1)重合处设置有密封胶圈(20),所述翻盖(4)顶端后侧中心固定连接有卡块(16),所述卡块(16)中心固定连接有卡扣(17),所述卡扣(17)设置在壳体(1)顶端,所述壳体(1)右侧面中部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18),所述壳体(1)左侧面中部后端固连接有第二固定带(19),所述壳体(1)内部底面中心固定连接有底槽(5),所述底槽(5)内部滑动连接有铁芯(6),所述铁芯(6)下端设置有一次绕组(8),所述铁芯(6)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层(9),所述铁芯(6)上部设置有二次绕组(10),所述铁芯(6)顶端滑动连接有上槽(7),所述上槽(7)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后表面上端,所述壳体(1)内部右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干燥室(11),所述壳体(1)内部左侧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干燥室(12),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干燥室(13),所述壳体(1)前表面下端左侧设置有一次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捍国于鸿涛车洋文天贤宋建强修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新安越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