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365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属于停车库领域,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停车库为圆弧形、圆形或环形,将停车库的设计参数进行数值计算,规划好每个停车位的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宽度、停车位设计宽度、停车位设计长度、以及车头停车位设计宽度,计算得出车头停车线收缩段距离,在停车库的平面上设置所需车位数的停车位,将停车位沿停车库的圆心周向等距设置,使相邻的停车位具有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并每个车头停车线的两个端点均落在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既保证停车安全,又降低单车位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停车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沿圆弧形和圆形停车是停车库停车形式中的一种基本形式,常见于各类自走式停车库和机械停车库,其通常的设计方法为参照平行式、斜列式和垂直式停车方式对停车位的尺寸要求进行设计,考虑适停车辆外廓尺寸和必要的安全距离确定停车位尺寸,然后在停车空间内进行车位环形和圆形排布。传统的设计方法采用的车辆外廓尺寸为矩形,未考虑车辆车头及车位外廓尺寸的收缩的;未考虑沿圆环和圆形停车方式的车辆间安全边线相交形成的区域为三角形;未考虑机械车库进出车位时搬运设备抬高车辆使得相邻车辆后视镜不在同一高度,车辆外廓尺寸可以部分重叠,导致车位占用空间大,经济指标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车位的设计,使其具有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既保证停车安全,又降低单车位面积,进而降低停车库平面面积,更加经济。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停车库为圆弧形、圆形或环形,将停车库的设计参数进行数值计算,规划好每个停车位的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宽度、停车位设计宽度、停车位设计长度、以及车头停车位设计宽度,计算得出车头停车线收缩段距离,在停车库的平面上设置所需车位数的停车位,将停车位沿停车库的圆心周向等距设置,使相邻的停车位具有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并且每个车头停车线的两个端点均落在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内。优选地,每个车头停车线的两个端点均落在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的起始端。其中,在停车库的平面上设置所需车位数为n,每个停车位占用的角度θ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当停车库为圆形或环形时,则当停车库为圆弧形时,圆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α,则优选地,根据每个停车位占用的角度、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宽度和车头停车位设计宽度计算得出车头停车线收缩段距离为Δh,Δh=tan(90°-θ)×(L1-L2)/2,式中,L1为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宽度,L2为车头停车位设计宽度,θ为每个停车位占用的角度。优选地,车位布置完毕后根据停车库的半径计算停车库的最小平面面积,用以与传统同车位数的停车库平面面积比对;计算车头停车线的内切圆半径ru,根据车头停车线内切圆半径推导得到车尾停车线外接圆半径公式:式中,Ru为车尾停车线外接圆半径,L0为停车位设计宽度,h=ru+y1,式中,y1为停车位设计长度。根据车尾停车线外接圆半径Ru计算得到停车库的最小平面面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首次提出使圆弧形、圆形或环形车库相邻车位的车辆平面移动轨迹部分重叠概念,使其具有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建立平面不同停车位所需半径尺寸的理论计算体系。并通过车头停车线位置的设置,既保证车辆停取过程中一定安全距离,不会对相邻车辆造成碰撞,又要保证相同单层平面的车位数和停车库的半径最合理,更加经济。2、通过创新的数值计算方法,保证了车辆存取的安全性,提升了圆弧形、圆形或环形车库设计准确性和设计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停车库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示意图(阴影部分)。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停车库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车头停车线的最优内切圆半径与车头停车线的最小内切圆半径、以及传统的车头停车线的内切圆半径对比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停车库,2-停车位,3-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将停车库的平面设计为圆形,在每个停车库的平面上设置12个停车位,12个停车位沿车架的圆心周向等距设置,使相邻车位的车辆平面移动轨迹部分重叠,如图2所示,阴影部分为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3,本实施例中,每个车头停车线的两个端点均落在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的起始端,起始端为相邻停车位的车辆平面移动轨迹交叉点。以停放普通小汽车和中小型SUV混合型车库为例,停车位设计宽度L0为2.4m,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宽度L1为2.3m,车头停车位设计宽度L2为1.8m,停车位设计长度y1为5.3m,每个停车位占用角度以下计算均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根据公式计算:h=ru+y1=3.859+5.3=9.159m;Smin=πRu2=π×9.2372=268.047m。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每个停车库的平面上设置10个停车位,每个停车位占用角度θ为36°。根据公式计算:h=ru+y1=3.195+5.3=8.495m;Smin=πRu2=π×8.5792=231.219m;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以停放普通小汽车形式车库为例,车头停车位设计宽度L2为1.75m。根据公式计算:h=ru+y1=3.160+5.3=8.460m;Smin=πRu2=π×8.5452=229.390m;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以停放中小型SUV形式车库为例,停车位设计长度y1为5.2m。根据公式计算:h=ru+y1=3.195+5.2=8.395m;Smin=πRu2=π×8.4802=225.913m;实施例五: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将停车库的平面设计为圆弧形,在每个停车库的平面上设置8个停车位,圆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240°,每个停车位占用角度本方法在确保车库的停车安全的前提下,停车库的半径与国内、外同类车库的停车库的半径相比为最小,节约工程投资和建设用地,便于特殊用地条件下的合理选择。如图4所示,传统车位不具有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其车头停车线的内切圆半径rmax远远大于本专利技术的最优车头停车线的内切圆半径ru和最小车头停车线的内切圆半径rmin,当车头停车线的内切圆半径为升降井道半径时,车头停车线的内切圆半径最小,虽然车头停车线的内切圆半径最小,理论上车辆可通过吊放方式垂直停放至相应停车位置,但实际车辆停取过程为平面运动,会对相邻车辆造成碰撞,不安全。因此选用最优车头停车线的内切圆半径ru。仿真动态模拟,是一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方法。将小车放置于车库规定位置,根据车库设备的停车轨迹,对车辆进行仿真水平定向和竖直定向的移动碰撞模拟,便于观察车辆在停放与取出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规避。经仿真碰撞模拟判断公式可行。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n停车库为圆弧形、圆形或环形,将停车库的设计参数进行数值计算,规划好每个停车位的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宽度、停车位设计宽度、停车位设计长度、以及车头停车位设计宽度,计算得出车头停车线收缩段距离,在停车库的平面上设置所需车位数的停车位,将停车位沿停车库的圆心周向等距设置,使相邻的停车位具有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并且每个车头停车线的两个端点均落在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停车库为圆弧形、圆形或环形,将停车库的设计参数进行数值计算,规划好每个停车位的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宽度、停车位设计宽度、停车位设计长度、以及车头停车位设计宽度,计算得出车头停车线收缩段距离,在停车库的平面上设置所需车位数的停车位,将停车位沿停车库的圆心周向等距设置,使相邻的停车位具有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并且每个车头停车线的两个端点均落在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车头停车线的两个端点均落在车辆平面移动轨迹共用区的起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库平面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停车库的平面上设置所需车位数为n,每个停车位占用的角度θ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当停车库为圆形或环形时,则
当停车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清刘湘琳李斯海苏钊艺王江延余光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科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