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思恩专利>正文

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及区块链动态锚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362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及区块链动态锚定方法,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云平台、文件上传模块、智能分配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威胁评估模块;文件上传模块用于上传文件信息并将文件信息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用于将文件信息传输至智能分配模块;智能分配模块用于接收文件信息并依据预设规则分配对应的区块链进行文件存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区块链的安配值合理选择对应的区块链进行文件信息存储,提高信息安全性;同时通过采集多条区块链的状态数据,结合区块链的威胁系数,计算得到区块链的安配值,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出状态较优的区块链并进行锚定,从而可以规避掉状态较差的区块链,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及区块链动态锚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及区块链动态锚定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扮演了不同重要的角色,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越来越离不开数字信息化技术。但是,事物都是有两面的,在它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的很多安全隐患。用户的隐私可能会由于系统的瑕疵或有人恶意的攻击,或者户主越权不合法的使用数据库等而被窃取。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通过区块链方便存储,同时减少服务器的存储压力;但是现有的区块链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存在无法根据区块链的安配值合理选择对应的区块链进行文件信息存储,提高信息安全性的问题,且在区块链中锚定数据,使数据可验证和独立审计是区块链的潜在应用程序之一;现有基于区块链的锚定方案,数据只锚定在一条区块链上;由于区块链自身的特点,在某些时刻会出现拥堵或使用成本过高等情况,使得用户体验感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及区块链动态锚定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区块链的安配值合理选择对应的区块链进行文件信息存储,提高信息安全性;同时通过采集多条区块链的状态数据,结合区块链的威胁系数,计算得到区块链的安配值,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出状态较优的区块链并进行锚定,从而可以规避掉状态较差的区块链,进而提升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云平台、文件上传模块、智能分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病毒监测模块、计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威胁评估模块;所述云平台接入区块链系统,并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所述文件上传模块用于上传文件信息,并将文件信息发送至云平台;所述云平台用于将文件信息传输至智能分配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每条区块链在当前时刻下的区块链状态数据;并将区块链状态数据传输至智能分配模块;所述智能分配模块用于接收文件信息并依据预设规则分配对应的区块链进行文件存储;所述预设规则具体包括:步骤一:获取每条区块链在当前时刻下的区块链状态数据,所述区块链状态数据包括区块链访问节点的连接数、CPU负载率、读写负载率和带宽负载率;步骤二:获取区块链的威胁系数,将威胁系数≤威胁系数阈值的区块链标记为初选区块链;将初选区块链的威胁系数标记为W1;将初选区块链的访问节点连接数标记为C1;将初选区块链的CPU负载率标记为C2;将初选区块链的读写负载率标记为C3,将初选区块链的带宽负载率标记为C4;设定初选区块链的存储次数为C5;步骤三:将连接数、CPU负载率、读写负载率、带宽负载率、存储次数和威胁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利用公式P1=(C1×a1+C5×a5)/(C2×a2+C3×a3+C4×a4)-W1×a6获取得到初选区块链的安配值P1,其中a1、a2、a3、a4、a5、a6均为系数因子;步骤四:选取安配值P1最大的初选区块链标记为选中区块链;所述选中区块链用于对文件信息进行存储;所述威胁评估模块用于获取病毒攻击记录并进行分析,获取得到区块链的威胁系数。进一步地,所述病毒监测模块用于进行蠕虫病毒监测,当监测到病毒时,则生成开始计时指令;当再次未监测到病毒时,则生成停止计时指令;所述病毒监测模块用于将开始计时指令和停止计时指令传输至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开始计时指令时开始计时,并在接收到停止计时指令时停止计时,将该计时时间段标记为病毒攻击时间段。进一步地,所述病毒监测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病毒时向数据分析模块传输病毒信号;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接收病毒监测模块传输的病毒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S1:当监测到产生病毒信号时,记录此时受到病毒感染的区块链信息;所述区块链信息包括区块链编号、病毒名称;S2:按照区块链编号获取同一区块链编号在病毒攻击时间段的所有区块链信息;按照时间信息将区块链信息标记为Gj,j=1,...,m,Gm为最后一个区块链信息;根据m值得到在病毒攻击时间段内该区块链被病毒攻击的次数为m次;获取病毒攻击时间段的时长并标记为病毒攻击时长T1;根据病毒名称统计病毒的种类,将病毒的种类数量标记为CK1;S3:设定每种病毒均对应一个预设值,将步骤S2中统计的病毒种类与所有的病毒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病毒预设值,将所有的病毒预设值进行求和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平均预设值,并标记为CK2;S4:利用公式GQ=m×b1+T1×b2+CK1×b3+CK2×b4获取得到攻击值GQ;其中b1、b2、b3、b4均为系数因子;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区块链编号、病毒攻击时间段和对应的攻击值GQ融合形成病毒攻击记录;并将病毒攻击记录打上时间戳传输至云平台存储。进一步地,所述威胁评估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为:V1:获取云平台内存储的系统当前时间前三十天的病毒攻击记录;按照区块链编号将同一区块链编号的病毒攻击记录标记为区块链病毒攻击记录;V2:统计区块链病毒攻击记录的条数并标记为攻击频次,将攻击频次标记为R1;统计区块链病毒攻击记录的病毒攻击时间段,获取病毒攻击时间段对应的病毒攻击时长,将所有的病毒攻击时长进行求和获取得到攻击总时长,并标记为R2;V3:获取区块链病毒攻击记录中的攻击值;将攻击值与攻击阈值相比较;若攻击值≥攻击阈值,将此时的攻击值标记为影响攻击值;统计影响攻击值出现的次数并标记为R3;将影响攻击值与攻击阈值进行差值计算得到超攻值并标记为R4;V4:设定若干个超攻系数,并标记为Kc;c=1,2,…,w;且K1<K2<…<Kw;每个超攻系数Kc均对应一个预设超攻值范围,依次分别为(k1,k2],(k2,k3],…,(kw,kw+1];且k1<k2<…<kw<kw+1;当R4∈(kw,kw+1],则预设超攻值范围对应的超攻系数为Kw;利用公式R5=R4×Kw获取得到超攻值对应的影响值R5;将所有超攻值对应的影响值进行求和得到超攻影响总值,并标记为R6;V5:利用公式RQ=R1×A1+R2×A2+R3×A3+R6×A4获取得到该区块链的威胁系数RQ;其中A1、A2、A3、A4均为系数因子;所述威胁评估模块用于将区块链的威胁系数RQ传输至云平台存储。进一步地,一种区块链动态锚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VV1:采集所有备选锚定区块链中的每一条区块链在当前时刻下的区块链状态数据;VV2:获取区块链的威胁系数,将威胁系数≤威胁系数阈值的区块链标记为初选区块链;将初选区块链的威胁系数标记为W1;VV3:将初选区块链的访问节点连接数标记为C1;将初选区块链的CPU负载率标记为C2;将初选区块链的读写负载率标记为C3,将初选区块链的带宽负载率标记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平台、文件上传模块、智能分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病毒监测模块、计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威胁评估模块;/n所述云平台接入区块链系统,并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所述文件上传模块用于上传文件信息,并将文件信息发送至云平台;所述云平台用于将文件信息传输至智能分配模块;/n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每条区块链在当前时刻下的区块链状态数据;并将区块链状态数据传输至智能分配模块;所述智能分配模块用于接收文件信息并依据预设规则分配对应的区块链进行文件存储;所述预设规则具体包括:/n步骤一:获取每条区块链在当前时刻下的区块链状态数据,所述区块链状态数据包括区块链访问节点的连接数、CPU负载率、读写负载率和带宽负载率;/n步骤二:获取区块链的威胁系数,将威胁系数≤威胁系数阈值的区块链标记为初选区块链;将初选区块链的威胁系数标记为W1;/n将初选区块链的访问节点连接数标记为C1;将初选区块链的CPU负载率标记为C2;将初选区块链的读写负载率标记为C3,将初选区块链的带宽负载率标记为C4;/n设定初选区块链的存储次数为C5;/n步骤三:将连接数、CPU负载率、读写负载率、带宽负载率、存储次数和威胁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n利用公式P1=(C1×a1+C5×a5)/(C2×a2+C3×a3+C4×a4)-W1×a6获取得到初选区块链的安配值P1,其中a1、a2、a3、a4、a5、a6均为系数因子;/n步骤四:选取安配值P1最大的初选区块链标记为选中区块链;所述选中区块链用于对文件信息进行存储;/n所述威胁评估模块用于获取病毒攻击记录并进行分析,获取得到区块链的威胁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平台、文件上传模块、智能分配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病毒监测模块、计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威胁评估模块;
所述云平台接入区块链系统,并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所述文件上传模块用于上传文件信息,并将文件信息发送至云平台;所述云平台用于将文件信息传输至智能分配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每条区块链在当前时刻下的区块链状态数据;并将区块链状态数据传输至智能分配模块;所述智能分配模块用于接收文件信息并依据预设规则分配对应的区块链进行文件存储;所述预设规则具体包括:
步骤一:获取每条区块链在当前时刻下的区块链状态数据,所述区块链状态数据包括区块链访问节点的连接数、CPU负载率、读写负载率和带宽负载率;
步骤二:获取区块链的威胁系数,将威胁系数≤威胁系数阈值的区块链标记为初选区块链;将初选区块链的威胁系数标记为W1;
将初选区块链的访问节点连接数标记为C1;将初选区块链的CPU负载率标记为C2;将初选区块链的读写负载率标记为C3,将初选区块链的带宽负载率标记为C4;
设定初选区块链的存储次数为C5;
步骤三:将连接数、CPU负载率、读写负载率、带宽负载率、存储次数和威胁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
利用公式P1=(C1×a1+C5×a5)/(C2×a2+C3×a3+C4×a4)-W1×a6获取得到初选区块链的安配值P1,其中a1、a2、a3、a4、a5、a6均为系数因子;
步骤四:选取安配值P1最大的初选区块链标记为选中区块链;所述选中区块链用于对文件信息进行存储;
所述威胁评估模块用于获取病毒攻击记录并进行分析,获取得到区块链的威胁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监测模块用于进行蠕虫病毒监测,当监测到病毒时,则生成开始计时指令;当再次未监测到病毒时,则生成停止计时指令;所述病毒监测模块用于将开始计时指令和停止计时指令传输至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开始计时指令时开始计时,并在接收到停止计时指令时停止计时,将该计时时间段标记为病毒攻击时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监测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病毒时向数据分析模块传输病毒信号;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接收病毒监测模块传输的病毒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S1:当监测到产生病毒信号时,记录此时受到病毒感染的区块链信息;所述区块链信息包括区块链编号、病毒名称;
S2:按照区块链编号获取同一区块链编号在病毒攻击时间段的所有区块链信息;按照时间信息将区块链信息标记为Gj,j=1,...,m,Gm为最后一个区块链信息;
根据m值得到在病毒攻击时间段内该区块链被病毒攻击的次数为m次;
获取病毒攻击时间段的时长并标记为病毒攻击时长T1;
根据病毒名称统计病毒的种类,将病毒的种类数量标记为CK1;
S3:设定每种病毒均对应一个预设值,将步骤S2中统计的病毒种类与所有的病毒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病毒预设值,将所有的病毒预设值进行求和并取均值获取得到平均预设值,并标记为CK2;
S4:利用公式GQ=m×b1+T1×b2+CK1×b3+CK2×b4获取得到攻击值GQ;其中b1、b2、b3、b4均为系数因子;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区块链编号、病毒攻击时间段和对应的攻击值GQ融合形成病毒攻击记录;并将病毒攻击记录打上时间戳传输至云平台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块链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威胁评估模块的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思恩
申请(专利权)人:曹思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