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藏佳旭专利>正文

一种储存用预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53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粮食烘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存用预烘箱,底座顶部开设的凹槽处与机壳的底部活动连接,机壳的顶部与入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机壳的底部与出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料管的底部贯穿底座并与底座活动连接,机壳的内腔侧壁与第一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的中心处与转辊活动连接,转辊的表面安装有输送叶片,并开设有出气孔,蓄水箱的侧面与机壳的侧面固定连接,蓄水箱的侧面底部开设有排水口,热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轴承与转辊的内腔活动连通,热风机的侧壁与通风管的一端固定连通,通风管远离热风机的一端与蓄水箱的顶部固定连通,蓄水箱的侧部与吸风管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粮食烘干更加的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存用预烘箱
本技术涉及粮食烘干
,具体为一种储存用预烘箱。
技术介绍
在粮食加工厂的粮食在储存前需要对粮食进行烘干,现有的粮食烘干储存装置在对粮食进行烘干的过程中,只是对粮食进行单纯的搅拌和通风,烘干的效率较差,且同一时间内对粮食进行烘干的密度较大,烘干的效率较差,不能对烘干产生的水蒸气进行有效的祛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存用预烘箱,该储存用预烘箱,解决了现有的粮食烘箱烘干效率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储存用预烘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开设的凹槽处与机壳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机壳的顶部与入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壳的底部与出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料管的底部贯穿底座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机壳的内腔侧壁与第一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中心处与转辊活动连接,所述转辊的表面安装有输送叶片,并开设有出气孔,所述机壳的内壁与加热通道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辊位于加热通道的内腔中,所述转辊贯穿第二伞形齿轮中心处并与第二伞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机壳的顶部与第一旋转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伞形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二伞形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机壳的侧壁与水蒸气过滤机构连接,所述机壳的侧壁与吸风管的一端固定连通,吸风管的另一端贯穿机壳的侧壁并与水蒸气过滤机构连接,所述机壳内腔的底部与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水蒸气过滤机构包括排水口、热风机、蓄水箱和通风管;所述蓄水箱的侧面与机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的侧面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轴承与转辊的内腔活动连通,热风机的侧壁与通风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通风管远离热风机的一端与蓄水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蓄水箱的侧部与吸风管固定连通。优选的,所述水蒸气过滤机构还包括第二旋转电机、传动杆、第二轴承、连接杆、弹簧钩和吸附棉;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顶部与蓄水箱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处与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二轴承的表面与蓄水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外表面与弹簧钩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钩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吸附棉上开设的孔洞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热风机的外表面与热风机固定架固定连接,热风机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机壳的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侧壁开设有侧门,所述侧门与蓄水箱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加热通道的底部与加热通道固定架固定连接,加热通道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机壳的顶部开设有通道盖板,并通过合页与通道盖板活动连接,所述通道盖板与机壳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存用预烘箱。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储存用预烘箱,通过将热风机产生的热风注入转辊的中心处,热风将会从转辊表面的小孔溢出,溢出的热风会对转辊缓慢带动的粮食进行烘干,单位时间内通过加热管道的粮食较少,能够很好的对粮食进行与烘干处理,使热风与粮食表面接触更多,烘干更加的彻底。(2)该储存用预烘箱,通过吸风管将机壳内的空气吸入蓄水箱内,蓄水箱内的第二旋转电机带动吸附棉转动,吸入的机壳内部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吸附棉所吸,再从热风机排出,有效减少了外部流入空气与机壳内部空气中的水分,防止粮食储存时产生发霉变质。(3)该储存用预烘箱,在第二旋转电机带动吸附棉旋转时,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增加了吸附棉吸附的面积,同时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将吸附棉中的水分甩出,增加了吸附棉对水蒸气的吸附效果,水通过蓄水箱的内壁留到蓄水箱底部排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转棍的局部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弹簧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机壳、3入料管、4出料管、5通道盖板、6第一轴承、7第一旋转电机、8水蒸气过滤机构、81第二旋转电机、82传动杆、83第二轴承、84连接杆、85排水口、86弹簧钩、87吸附棉、88热风机、89热风机固定架、810蓄水箱、811侧门、812通风管、9吸风管、10导流板、11转辊、12加热通道、13第一伞形齿轮、14第二伞形齿轮、15加热通道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储存用预烘箱,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开设的凹槽处与机壳2的底部活动连接,机壳2的顶部开设有通道盖板5,并通过合页与通道盖板5活动连接,通道盖板5与机壳2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方便对加热通道12中的转辊11进行维修即保养,机壳2的顶部与入料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机壳2的底部与出料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料管4的底部贯穿底座1并与底座1活动连接,机壳2的内腔侧壁与第一轴承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轴承6的中心处与转辊11活动连接,转辊11的表面安装有输送叶片,并开设有出气孔,机壳2的内壁与加热通道1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辊11位于加热通道12的内腔中,加热通道12的底部与加热通道固定架15固定连接,加热通道固定架15的另一端与机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更好的固定加热通道,转辊11贯穿第二伞形齿轮14中心处并与第二伞形齿轮14固定连接,机壳2的顶部与第一旋转电机7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一伞形齿轮13的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一伞形齿轮13的外表面与第二伞形齿轮14的外表面啮合,机壳2的侧壁与水蒸气过滤机构8连接。水蒸气过滤机构8包括排水口85、热风机88、蓄水箱810和通风管812;蓄水箱810的侧面与机壳2的侧面固定连接,蓄水箱810的侧面底部开设有排水口85,热风机88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轴承6与转辊11的内腔活动连通,热风机88的侧壁与通风管812的一端固定连通,通风管812远离热风机88的一端与蓄水箱810的顶部固定连通,热风机88的外表面与热风机固定架89固定连接,热风机固定架89的另一端与机壳2的侧壁固定连接,可以更好的固定热风机88,蓄水箱810的侧部与吸风管9固定连通,蓄水箱810的侧壁开设有侧门811,侧门811与蓄水箱810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方便更换蓄水槽810内腔中的吸附棉87。通过将热风机88产生的热风注入转辊11的中心处,热风将会从转辊11表面的小孔溢出,溢出的热风会对经第一旋转电机7和转辊11缓慢带动的粮食进行烘干,单位时间内通过加热管道12的粮食较少,能够很好的对粮食进行与烘干处理,使热风与粮食表面接触更多,烘干更加的彻底。水蒸气过滤机构8还包括第二旋转电机81、传动杆82、第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存用预烘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的凹槽处与机壳(2)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机壳(2)的顶部与入料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壳(2)的底部与出料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料管(4)的底部贯穿底座(1)并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机壳(2)的内腔侧壁与第一轴承(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6)的中心处与转辊(11)活动连接,所述转辊(11)的表面安装有输送叶片,并开设有出气孔,所述机壳(2)的内壁与加热通道(1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辊(11)位于加热通道(12)的内腔中,所述转辊(11)贯穿第二伞形齿轮(14)中心处并与第二伞形齿轮(14)固定连接,所述机壳(2)的顶部与第一旋转电机(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一伞形齿轮(13)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3)的外表面与第二伞形齿轮(14)的外表面啮合,所述机壳(2)的侧壁与水蒸气过滤机构(8)连接,所述机壳(2)的侧壁与吸风管(9)的一端固定连通,吸风管(9)的另一端贯穿机壳(2)的侧壁并与水蒸气过滤机构(8)连接,所述机壳(2)内腔的底部与导流板(10)固定连接;/n所述水蒸气过滤机构(8)包括排水口(85)、热风机(88)、蓄水箱(810)和通风管(812);/n所述蓄水箱(810)的侧面与机壳(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810)的侧面底部开设有排水口(85),所述热风机(88)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轴承(6)与转辊(11)的内腔活动连通,热风机(88)的侧壁与通风管(812)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通风管(812)远离热风机(88)的一端与蓄水箱(810)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蓄水箱(810)的侧部与吸风管(9)固定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存用预烘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的凹槽处与机壳(2)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机壳(2)的顶部与入料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壳(2)的底部与出料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出料管(4)的底部贯穿底座(1)并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机壳(2)的内腔侧壁与第一轴承(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6)的中心处与转辊(11)活动连接,所述转辊(11)的表面安装有输送叶片,并开设有出气孔,所述机壳(2)的内壁与加热通道(1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辊(11)位于加热通道(12)的内腔中,所述转辊(11)贯穿第二伞形齿轮(14)中心处并与第二伞形齿轮(14)固定连接,所述机壳(2)的顶部与第一旋转电机(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一伞形齿轮(13)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形齿轮(13)的外表面与第二伞形齿轮(14)的外表面啮合,所述机壳(2)的侧壁与水蒸气过滤机构(8)连接,所述机壳(2)的侧壁与吸风管(9)的一端固定连通,吸风管(9)的另一端贯穿机壳(2)的侧壁并与水蒸气过滤机构(8)连接,所述机壳(2)内腔的底部与导流板(10)固定连接;
所述水蒸气过滤机构(8)包括排水口(85)、热风机(88)、蓄水箱(810)和通风管(812);
所述蓄水箱(810)的侧面与机壳(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蓄水箱(810)的侧面底部开设有排水口(85),所述热风机(88)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轴承(6)与转辊(11)的内腔活动连通,热风机(88)的侧壁与通风管(812)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通风管(812)远离热风机(88)的一端与蓄水箱(810)的顶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藏佳旭
申请(专利权)人:藏佳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