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晾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51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晾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侧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底部设有通孔,通孔依次贯通固定座和底座,轴承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块,转动块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竖直设置有第一连管、第二连管和第三连管,且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上下滑动连接,第二连管和第三连管上下滑动连接,第三连管上侧连接固定杆,固定杆上端支撑连接透明防雨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中药晾晒装置,结构紧凑,操控简单,能够随意的移动,挂钩在不使用时通过转动杆可以转动折叠,从而提高中药凉晒架的空间利用率,电机转动立柱使晾晒件可以转动方向,让中药材能够充分的晾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晾晒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晾晒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因其温和无副作用而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病患选择中药治疗,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在中药的加工过程中,必须要经历晾晒的过程,以防止霉变和被潮蚀。现有的中药凉晒架晾晒一般是固定不动的,晾晒效过差,有些中药会被放置在阳光的盲区,始终不会被阳光照射,容易这个部位的中药晾晒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中药凉晒架晾晒一般是固定不动的,晾晒效过差,有些中药会被放置在阳光的盲区,始终不会被阳光照射,这个部位的中药晾晒不够彻底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药晾晒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晾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侧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底部设有通孔,通孔依次贯通固定座和底座,轴承孔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块,转动块上表面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侧设有固定座(3),固定座(3)上侧设有轴承孔(3.2),轴承孔(3.2)内底部设有通孔(3.1),通孔(3.1)依次贯通固定座(3)和底座(1),轴承孔(3.2)内通过轴承(3.3)转动连接转动块(3.4),转动块(3.4)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竖直设置有第一连管(2)、第二连管(2.1)和第三连管(2.2),且第一连管(2)和第二连管(2.1)上下滑动连接,第二连管(2.1)和第三连管(2.2)上下滑动连接,第三连管(2.2)上侧连接固定杆(2.3),固定杆(2.3)上端支撑连接透明防雨罩(2.4);/n第一连管(2)、第二连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侧设有固定座(3),固定座(3)上侧设有轴承孔(3.2),轴承孔(3.2)内底部设有通孔(3.1),通孔(3.1)依次贯通固定座(3)和底座(1),轴承孔(3.2)内通过轴承(3.3)转动连接转动块(3.4),转动块(3.4)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竖直设置有第一连管(2)、第二连管(2.1)和第三连管(2.2),且第一连管(2)和第二连管(2.1)上下滑动连接,第二连管(2.1)和第三连管(2.2)上下滑动连接,第三连管(2.2)上侧连接固定杆(2.3),固定杆(2.3)上端支撑连接透明防雨罩(2.4);
第一连管(2)、第二连管(2.1)和第三连管(2.2)的圆弧面上均设有贯通孔(2.52),贯通孔(2.52)水平设置,在贯通孔(2.52)内固定设有连接杆(2.51),连接杆(2.5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凉晒盒(4);
底座(1)对应的两侧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件(8),底座(1)的下侧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个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支撑板(6),支撑板(6)的上侧固定连接电机(7),电机(7)的主轴向上设置,电机(7)的主轴通过连接轴(7.1)与转动块(3.4)固定连接,连接轴(7.1)设置在通孔(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凉晒盒(4)一侧均固定连接转动座(4.2),转动座(4.2)内转动配合连接转动杆(4.3),转动杆(4.3)一侧均匀设有挂钩(4.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珍董丹丹王颖慧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