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3503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涉及萤石粉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提出用于萤石粉的回收装置无法实现将其再利用,且回收的过程仍然出现粘粘内壁现象。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箱体为圆筒型,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一侧设置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一侧与箱体相固定,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隔网,所述隔网与第一开口活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刮套,所述刮套为圆形,所述刮套直径与箱体内壁一致,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滑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萤石粉
,具体为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萤石又称氟石,自然界中较常见的一种矿物,萤石粉即萤石研磨而成,可以与其他多种矿物共生,世界多地均产,有5个有效变种,等轴晶系,主要成分是氟化钙,结晶为八面体和立方体,晶体呈玻璃光泽,颜色鲜艳多变,质脆,莫氏硬度为4,熔点1360℃,具有完全解理的性质。在萤石粉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制成粉末,因此在烘干的过程中由于一部分粉末会因水分的在为完全蒸发之前粘粘在烘干炉的内壁上,由此造成一部分的萤石粉无法利用,而现有的用于萤石粉的回收装置无法实现将其再利用,且回收的过程仍然出现粘粘内壁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用于用于萤石粉的回收装置无法实现将其再利用,且回收的过程仍然出现粘粘内壁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入料口,所述箱体为圆筒型,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一侧设置有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一侧与箱体相固定,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置有隔网,所述隔网与第一开口活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刮套,所述刮套为圆形,所述刮套直径与箱体内壁一致,所述箱体内开设有滑槽。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滑槽前方,所述第二开口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开口内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箱体一侧开设有第三开口。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前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位于滑槽内,所述丝杆内设置有滑块。优选的额,所述滑块内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内设置有固定边,所述固定边一侧设置有牛皮纸,所述牛皮纸另一侧与滑槽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内设置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一活动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一凹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下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位于第一活动杆下端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内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开口内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内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内设置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内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与第三开口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萤石粉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的入料口可以将烘干中的萤石粉残余倒入箱体内,再次通过热风机对其进行二次烘干使其成为可以再利用的萤石粉,设置的隔网可以起到隔断的作用避免萤石粉对热风机造成一定影响,设置的第一凹槽使第一活动板在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当第一活动板转动后可以与第三开口相连,为后期取料起到便利的作用。2、该萤石粉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的旋转电机可以带动丝杆旋转并使滑块在内前后滑动,由于滑块与刮套固定连接,因此可以带动刮套在萤石粉烘干时一些挂落在内壁的残余刮去避免再次浪费,而牛皮纸可以有效的遮挡滑槽的缝隙并且不影响滑块滑动。同时牛皮纸可以通过固定边与滑块的第四开口相固定,也方便拆卸灵活使用。3、该萤石粉回收系统,通过设置的第一活动杆可以使第一活动板在转动时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并且在需要卸料时可以通过气缸在第一活动板下方的左侧向上顶起使第一活动板一侧与第二开口相连,起到连接的作用,同时斜板使第一活动板另一侧与其相连可以形成一个坡度便于卸料,而第二活动板可以在需要使用时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入料口;3、热风机;4、送风口;5、第一开口;6、隔网;7、刮套;8、滑槽;9、第二开口;10、第一凹槽;11、第一活动板;12、第三开口;13、旋转电机;14、丝杆;15、滑块;16、第四开口;17、固定边;18、牛皮纸;19、第一活动杆;20、气缸;21、第二凹槽;22、斜板;23、第二活动杆;24、第二活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上端设置有入料口2,箱体1为圆筒型,箱体1一侧设置有热风机3,热风机3一侧设置有送风口4,送风口4一侧与箱体1相固定,箱体1内开设有第一开口5,第一开口5内设置有隔网6,隔网6与第一开口5活动连接,箱体1内设置有刮套7,刮套7为圆形,刮套7直径与箱体1内壁一致,箱体1内开设有滑槽8。进一步,箱体1内开设有第二开口9,第二开口9位于滑槽8前方,第二开口9内开设有第一凹槽10,第二开口9内设置有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10内设置有第一活动板11,箱体1一侧开设有第三开口12,通过设置的入料口2可以将烘干中的萤石粉残余倒入箱体1内,再次通过热风机3对其进行二次烘干使其成为可以再利用的萤石粉,设置的隔网6可以起到隔断的作用避免萤石粉对热风机3造成一定影响,设置的第一凹槽10使第一活动板11在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当第一活动板11转动后可以与第三开口12相连,为后期取料起到便利的作用。进一步,箱体1内设置有旋转电机13,旋转电机13前端设置有丝杆14,丝杆14位于滑槽8内,丝杆14内设置有滑块15,通过设置的旋转电机13可以带动丝杆14旋转并使滑块15在内前后滑动,由于滑块15与刮套7固定连接,因此可以带动刮套7在萤石粉烘干时一些挂落在内壁的残余刮去避免再次浪费。进一步,滑块15内开设有第四开口16,第四开口16内设置有固定边17,固定边17一侧设置有牛皮纸18,牛皮纸18另一侧与滑槽8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牛皮纸18可以有效的遮挡滑槽8的缝隙并且不影响滑块15滑动,同时牛皮纸18可以通过固定边17与滑块15的第四开口16相固定,也方便拆卸灵活使用。进一步,第一活动板11内设置有第一活动杆19,第一活动杆19与第一活动板11活动连接,第一活动杆19与第一凹槽10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19下端设置有气缸20,气缸20位于第一活动杆19下端一侧,通过设置的第一活动杆19可以使第一活动板11在转动时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并且在需要卸料时可以通过气缸20在第一活动板11下方的左侧向上顶起使第一活动板11一侧与第二开口9相连,起到连接的作用。进一步,第一凹槽10内开设有第二凹槽21,第三开口12内设置有斜板22,斜板22内设置有斜板22,斜板22内设置有第二活动杆23,第二活动杆23内设置有第二活动板24,第二活动板24与第三开口12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斜板22使第一活动板11另一侧与其相连可以形成一个坡度便于卸料,而第二活动板24可以在需要使用时打开。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入料口2可以将烘干中的萤石粉残余倒入箱体1内,再次通过热风机3对其进行二次烘干使其成为可以再利用的萤石粉,隔网6可以起到隔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设置有入料口(2),所述箱体(1)为圆筒型,所述箱体(1)一侧设置有热风机(3),所述热风机(3)一侧设置有送风口(4),所述送风口(4)一侧与箱体(1)相固定,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第一开口(5),所述第一开口(5)内设置有隔网(6),所述隔网(6)与第一开口(5)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刮套(7),所述刮套(7)为圆形,所述刮套(7)直径与箱体(1)内壁一致,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滑槽(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端设置有入料口(2),所述箱体(1)为圆筒型,所述箱体(1)一侧设置有热风机(3),所述热风机(3)一侧设置有送风口(4),所述送风口(4)一侧与箱体(1)相固定,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第一开口(5),所述第一开口(5)内设置有隔网(6),所述隔网(6)与第一开口(5)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刮套(7),所述刮套(7)为圆形,所述刮套(7)直径与箱体(1)内壁一致,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滑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第二开口(9),所述第二开口(9)位于滑槽(8)前方,所述第二开口(9)内开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第二开口(9)内设置有第一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10)内设置有第一活动板(11),所述箱体(1)一侧开设有第三开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萤石粉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旋转电机(13),所述旋转电机(13)前端设置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小军宋骏马彭果彬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来凤县雷沃德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