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46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包括吸热板,其特征是,所述吸热板上布置若干个U形加热管路,加热管路之间并联设置,加热管路的进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一汇流管件上,加热管路的出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二汇流管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流道流动时存在死角造成集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是当今技术的主流产品。目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是,如图1、2所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集热器壳体(包括底板60、侧框61)、及壳体内集热器板芯、保温层62及壳体上表面覆盖的玻璃盖板63,集热器板芯内置于壳体内,保温层62设置在集热器板芯的后部,集热器板芯包括流道65及吸热板64,流道65一般为栅型结构(包括主管一650、支管651、主管二652)、S型结构等形式,流道材料通常为铜管,吸热板上表面覆吸热涂层,流道焊接在吸热板的下表面。液态热媒在该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流道循环流动时存在死角,不能完全将热媒循环出来,影响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焊点较多,漏点相对较多,制作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流道流动时存在死角造成集热效率低、焊点多导致漏点多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包括吸热板,其特征是,所述吸热板上布置若干个U形加热管路,加热管路之间并联设置,加热管路的进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一汇流管件上,加热管路的出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二汇流管件上。本技术对加热管理的布局结构设计U形,减少了流道弯管的数量,液态热媒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环形流道循环流动时不存在死角,能完全将热媒循环出来,提高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本技术板芯中所有的加热管路均与第一汇流管件或第二汇流管件相连接,加热管路为整体成型结构,只需要与汇流管件焊接连接,减少了S形流道、H形流道的焊接点,在制作过程中焊点少、可靠性高、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加热管路包括:两个核心加热部,所有加热管路的核心加热部之间平行设置;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核心加热部一与对应的第一汇流管件;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核心加热部与对应的第二汇流管件;互联部,用于连接两个核心加热部。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汇流管件位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同侧。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第一、二汇流管件位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不同侧。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加热管路之间形成由内至外的套环结构,内外套环无交叉。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加热管路之间顺序布置,U形加热管路之间有交叉。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加热管路之间形成为“日”字形结构。本技术加热管路可以设计层层成套环式,流道之间没有交叉部位,便于流道布置和生产制作,也可设计成等环形,每环的长度相等即流程相同,该环形流道布置会有交叉部位。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汇流管件上设有一个进口、若干个出口,第一汇流管件的出口与对应U形加热管路的第一连接部相连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汇流管件包括若干个进口、一个出口;第二汇流管件的进口与对应U形加热管路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汇流管件与第二汇流管件的数量为1个、2个或多个。本技术包含至少一个进液端第一汇流管件1和出液端第二汇流管件3。汇流管件一端接循环接口,汇流管件的另一端至少两个连接孔,用于连接加热管路的首端或末端。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俯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所示的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所示的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所示的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4所示的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5所示的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二)汇流管件的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第一(二)汇流管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包括吸热板4、吸热板4上布置的3个U形加热管路2,加热管路2之间并联设置。加热管路的进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一汇流管件1上,加热管路的出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二汇流管件3上。第一、二汇流管件1、3位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同侧。第一、二汇流管件1、3的数量为1个。U形加热管路2包括:两个核心加热部2-1,其与吸热板4焊接连接,所有加热管路的核心加热部之间平行设置;两个连接部2-4,包括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第一连接部2-4-1用于连接核心加热部一与对应的第一汇流管件;第二连接部2-4-2,用于连接核心加热部与对应的第二汇流管件;互联部2-2,用于连接两个核心加热部。3个U形加热管路之间形成由内至外的套环结构,内外套环无交叉。本技术加热管路可以设计层层成套环式,流道之间没有交叉部位,便于流道布置和生产制作。第一汇流管件1上设有一个进口10、若干个出口11,第一汇流管件3的出口与对应U形加热管路的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第二汇流管件3包括若干个进口31、一个出口30;第二汇流管件的进口与对应U形加热管路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接。U形加热管路的材料为铜管、铁管、不锈钢管或铝管。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包括吸热板4、吸热板4上布置的3个U形加热管路2,加热管路2之间并联设置。加热管路的进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一汇流管件1上,加热管路的出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二汇流管件3上。第一、二汇流管件1、3的数量为1个。第一、二汇流管件1、3位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两侧。U形加热管路2包括:两个核心加热部2-1,其与吸热板4焊接连接,所有加热管路的核心加热部之间平行设置;两个连接部2-4,包括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第一连接部2-4-1用于连接核心加热部一与对应的第一汇流管件;第二连接部2-4-2,用于连接核心加热部与对应的第二汇流管件;互联部2-2,用于连接两个核心加热部。3个U形加热管路之间形成由内至外的套环结构,内外套环无交叉。本技术加热管路可以设计层层成套环式,流道之间没有交叉部位,便于流道布置和生产制作。第一汇流管件1上设有一个进口10、若干个出口11,第一汇流管件3的出口与对应U形加热管路的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第二汇流管件3包括若干个进口31、一个出口30;第二汇流管件的进口与对应U形加热管路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接。U形加热管路的材料为铜管、铁管、不锈钢管或铝管。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包括吸热板4、吸热板4上布置的3个U形加热管路2,加热管路2之间并联设置。加热管路的进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一汇流管件1上,加热管路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包括吸热板,其特征是,所述吸热板上布置若干个U形加热管路,加热管路之间并联设置,加热管路的进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一汇流管件上,加热管路的出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二汇流管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包括吸热板,其特征是,所述吸热板上布置若干个U形加热管路,加热管路之间并联设置,加热管路的进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一汇流管件上,加热管路的出热媒端均设置在第二汇流管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其特征是,所述U形加热管路包括:
两个核心加热部,所有加热管路的核心加热部之间平行设置;
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核心加热部与对应的第一汇流管件;
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核心加热部与对应的第二汇流管件;
互联部,用于连接两个核心加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汇流管件位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板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二汇流管件位于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不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平板太阳能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山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喜来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