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源对接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数据源对接的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382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源对接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数据源对接的系统。该方法包括:建立可视化的数据源模型,数据源模型为采用XML描述语言描述数据源的模型,数据源模型具有数据源的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包括接入协议、接入地址、连接参数、适配类型以及数据类型;控制规则引擎对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调用对应的适配器;控制规则引擎确定待对接的计算机系统的访问信息,访问信息为访问计算机系统所需的信息;根据适配器和访问信息,完成数据源模型与计算机系统的对接。该方法实现了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源的统一的定义,较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对接需要不同的适配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源对接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和数据源对接的系统
本申请涉及数据源接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源对接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和数据源对接的系统。
技术介绍
在企业集成领域,数据源的对接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由于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多样性,以及各种遗留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数据接入成为一个复杂有费力的工作。目前的数据源接入实现方案,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数据源开发相应的接入适配器,适配器开发难度较大。因此,亟需一种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对接需要不同的适配器的问题。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
技术介绍
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源对接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和数据源对接的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对接需要不同的适配器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源对接的方法,包括:建立可视化的数据源模型,所述数据源模型为采用XML描述语言描述数据源的模型,所述数据源模型具有所述数据源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接入协议、接入地址、连接参数、适配类型以及数据类型;控制规则引擎对所述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调用对应的适配器;控制所述规则引擎确定待对接的计算机系统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为访问所述计算机系统所需的信息;根据所述适配器和所述访问信息,完成所述数据源模型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对接。可选地,建立可视化的数据源模型,包括:建立数据源配置器;获取所述数据源的所述设计参数;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从所述数据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调用所述接入协议、所述接入地址、所述连接参数、所述适配类型以及所述数据类型,以生成所述数据源模型。可选地,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从所述数据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调用所述接入协议、所述接入地址、所述连接参数、所述适配类型以及所述数据类型,以生成所述数据源模型,包括: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从所述数据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调用所述接入协议、所述接入地址、所述连接参数、所述适配类型以及所述数据类型,以生成预备数据源模型;对所述预备数据源模型进行调试;从所述数据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调用监控模块,并将所述监控模块接入调试后的所述预备数据源模型,以生成所述数据源模型。可选地,所述解析结果包括所述适配类型,控制规则引擎对所述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调用对应的适配器,包括:控制规则引擎加载所述数据源模型;控制所述规则引擎对加载后的所述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适配类型;根据确定的所述适配类型,控制所述规则引擎调用对应的适配器。可选地,控制所述规则引擎确定待对接的计算机系统的访问信息,包括:控制所述规则引擎获取待对接的计算机系统的原始访问信息,所述原始访问信息至少包括用户名密码以及查询关键字;控制所述规则引擎对所述原始访问信息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访问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源对接的装置,包括建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和对接单元,其中,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建立可视化的数据源模型,所述数据源模型为采用XML描述语言描述数据源的模型,所述数据源模型具有所述数据源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接入协议、接入地址、连接参数、适配类型以及数据类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规则引擎对所述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调用对应的适配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规则引擎确定待对接的计算机系统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为访问所述计算机系统所需的信息;所述对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适配器和所述访问信息,完成所述数据源模型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对接。可选地,所述建立单元包括建立模块、获取模块和调用模块,其中,所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数据源配置器;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源的所述设计参数;所述调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从所述数据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调用所述接入协议、所述接入地址、所述连接参数、所述适配类型以及所述数据类型,以生成所述数据源模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源对接的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任意一种所述的方法。本申请的数据源对接的方法,首先,建立可视化的数据源模型;然后,控制规则引擎对所述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调用对应的适配器;之后,控制所述规则引擎确定待对接的计算机系统的访问信息;最后,根据所述适配器和所述访问信息,完成所述数据源模型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对接。本申请的所述方法,通过建立采用XML描述语言描述数据源的数据源模型,实现了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源的统一的定义,保证了不同类型的数据源接入计算机系统时可以对应相同的适配器,较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对接需要不同的适配器的问题,保证了数据源接入计算机系统的适配的复杂性较低,保证了适配器的开发难度较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数据源对接的方法生成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数据源对接的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源对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建立可视化的数据源模型,所述数据源模型为采用XML描述语言描述数据源的模型,所述数据源模型具有所述数据源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接入协议、接入地址、连接参数、适配类型以及数据类型;/n控制规则引擎对所述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调用对应的适配器;/n控制所述规则引擎确定待对接的计算机系统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为访问所述计算机系统所需的信息;/n根据所述适配器和所述访问信息,完成所述数据源模型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源对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可视化的数据源模型,所述数据源模型为采用XML描述语言描述数据源的模型,所述数据源模型具有所述数据源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接入协议、接入地址、连接参数、适配类型以及数据类型;
控制规则引擎对所述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调用对应的适配器;
控制所述规则引擎确定待对接的计算机系统的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为访问所述计算机系统所需的信息;
根据所述适配器和所述访问信息,完成所述数据源模型与所述计算机系统的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可视化的数据源模型,包括:
建立数据源配置器;
获取所述数据源的所述设计参数;
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从所述数据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调用所述接入协议、所述接入地址、所述连接参数、所述适配类型以及所述数据类型,以生成所述数据源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从所述数据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调用所述接入协议、所述接入地址、所述连接参数、所述适配类型以及所述数据类型,以生成所述数据源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设计参数,从所述数据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调用所述接入协议、所述接入地址、所述连接参数、所述适配类型以及所述数据类型,以生成预备数据源模型;
对所述预备数据源模型进行调试;
从所述数据源配置器中以拖拽方式调用监控模块,并将所述监控模块接入调试后的所述预备数据源模型,以生成所述数据源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结果包括所述适配类型,控制规则引擎对所述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调用对应的适配器,包括:
控制规则引擎加载所述数据源模型;
控制所述规则引擎对加载后的所述数据源模型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适配类型;
根据确定的所述适配类型,控制所述规则引擎调用对应的适配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翔魏韬
申请(专利权)人:智慧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