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灯带的吊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34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灯带的吊线灯,属于一种家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灯框、灯带和一端与房顶连接的吊线,吊线另一端与灯框连接,灯框包括框架和插入件,框架由内框和外框组成,内框外壁一侧与外框内壁一侧连接且内框与外框组成的框架截面呈回字状,内框与外框的连接面相接触的部分开有穿过内框和外框的第一通槽,内框开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内设有第一驱动器,内框侧面设有滚轮导轨,插入件包括可伸入第一通槽的插入块和灯架,插入块设有与滚轮导轨配合的滚轮,灯架固定于插入块的侧面,灯架开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内设有第二驱动器,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灯带的吊线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灯带的吊线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灯带的吊线灯。
技术介绍
吊线灯多用于室内照明,如办公室,具有装饰风格简洁、节能的优点,现代家装用灯不仅追求照明功用,也注重灯饰营造氛围的作用,吊线灯是以电线或以铁支垂吊,以饭厅的吊线灯为例,照明不仅能照亮功能区域,能够给就餐氛围带来温馨愉快的质感,理想的高度是要在饭桌上形成一池灯光,但又不会阻碍桌上众人互望的视线,现时吊线灯吊支已装上弹簧或高度调节器,可适合不同高度的楼底和需要性,驱动器是指驱动灯带发光或灯带模块组件正常工作的电源调整电子器件,但吊线灯的灯带置换步骤通常较繁琐,通常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将灯架上的灯罩等部件拆下来之后再去换取灯带,而所拆卸下来的部件还会占用一定空间,使得整个灯带的置换过程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灯带的吊线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灯带的吊线灯,包括灯框、灯带和一端与房顶连接的吊线,吊线另一端与灯框连接,灯框包括框架和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灯带的吊线灯,包括灯框、灯带和一端与房顶连接的吊线,吊线另一端与灯框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灯框包括框架和插入件,框架由内框和外框组成,内框与外框均为中空状,内框置于外框内,内框外壁一侧与外框内壁一侧连接且内框与外框组成的框架截面呈回字状,内框与外框的连接面相接触的部分开有穿过内框和外框的第一通槽,内框开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内设有第一驱动器,内框侧面设有滚轮导轨,插入件包括可伸入第一通槽的插入块和灯架,插入块为L状柱体,插入块设有与滚轮导轨配合的滚轮,灯架固定于插入块的侧面,灯架开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内设有第二驱动器,灯带置于灯架上且与第二驱动器电性连接,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灯带的吊线灯,包括灯框、灯带和一端与房顶连接的吊线,吊线另一端与灯框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灯框包括框架和插入件,框架由内框和外框组成,内框与外框均为中空状,内框置于外框内,内框外壁一侧与外框内壁一侧连接且内框与外框组成的框架截面呈回字状,内框与外框的连接面相接触的部分开有穿过内框和外框的第一通槽,内框开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内设有第一驱动器,内框侧面设有滚轮导轨,插入件包括可伸入第一通槽的插入块和灯架,插入块为L状柱体,插入块设有与滚轮导轨配合的滚轮,灯架固定于插入块的侧面,灯架开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内设有第二驱动器,灯带置于灯架上且与第二驱动器电性连接,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抵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佳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点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