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333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属于运维监控技术领域,包括服务器集群、数据交换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所述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硬件监测模块,所述硬件监测模块的监测对象包括服务器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所述数据交换系统包括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所述服务器、硬件监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连接、报警模块依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缺乏提前发现故障的机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运维监控
,具体为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化项目越来越多,各类办公系统急速增长,同时网络瘫痪出现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给系统维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网络和服务器作为应用系统基础架构的主要环境,网络和服务器的健康度状态对系统的整体健康度状态影响最大。因此,可以通过网络及服务器健康度管理,全面查看网络可用性和带宽使用状态,以及服务的综合性能状态等信息,然而,现有的办公软件的监控系统缺乏提前发现网络故障的机制,使得网络故障时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解决现有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缺乏提前发现故障的机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包括服务器集群、数据交换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所述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硬件监测模块,所述硬件监测模块的监测对象包括服务器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所述数据交换系统包括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报警模块;所述服务器、硬件监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连接、报警模块依次连接;硬件监测模块预先从服务器的信息库中读取每个应用服务器的名称信息、IP地址信息,并实时监测IP地址信息指定的服务器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的值,同时将读取和监测到的信息写入数据存储模块中;数据提取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读取在监测周期内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的值,并传递给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数据提取模块传递过来的数据判断CPU是否过载,输出判断的结果信息,并将该结果信息传递给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接受来自数据分析模块判断的CPU是否过载的结果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结果信息以控制报警模块的工作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监测系统还包括软件状态监测模块,所述软件状态监测模块的监测对象包括软件目录数量、目录中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长度;所述状态软件监控模块均与服务器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软件状态监测模块从服务器的信息库中读取每个应用服务器的名称信息、IP地址信息,并实时监测IP地址信息指定服务器中处于工作目录中软件目录数量、目录中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长度,同时将监测到的信息覆盖之前软件状态监测模块监测的信息的方式写入数据存储模块中;数据提取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读取在指定监测周期内的软件目录数量、目录中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长度的数据,并传递给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数据提取模块传递过来的数据判断软件目录数量、目录中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长度的数据是否异常,并输出判断的结果信息,同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递给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接受来自数据分析模块判断的软件数据是否异常的结果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结果信息以控制报警模块的工作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的机柜包括柜体和与柜体前部左侧铰接的柜门,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后方开设有通风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通风腔连通;所述通风腔内安装有多个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包括第一引流板、第二引流板以及第三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的左端安装在柜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引流板的右端安装在柜体的右侧,且其位于第一引流板的下方,在第二引流板的下方安装有所述第三引流板,第三引流板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柜体的左、右侧壁上;所述第一引流板的上方与所述柜体的顶部之间为通风通道A,所述第一引流板与第二引流板之间为通风通道B,所述第二引流板与第三引流板之间为通风通道C;所述通风通道A的左侧位于所述柜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A,在所述通风通道C的右侧位于柜体的右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孔B;在第一引流板的右侧竖向设置的第一连通通道将通风通道A和通风通道B连通;在第二引流板的左侧竖向设置的第二连通通道将通风通道B和通风通道C连通;在所述第二连通通道的左侧位于所述柜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在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右侧位于所述柜体的右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在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二连通通道中均设置有散热片组件;所述散热片组件包括把手以及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纵截面的形状为T形,且散热片的中间件的末端为尖刺部,其分别各穿过一个安装孔后位于柜体的外部,散热片的端部件与柜体内壁贴合,且端部件远离尖刺部的一端均与把手连接;所述通风孔A内均安装有正压风机,通风孔B内均安装有负压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组件有3个,且相邻两个引流组件之间,位于下方的引流组件的第一引流板与位于上方的引流组件的第三引流板之间形成通风通道A。进一步的,所述通风通道A、通风通道B和通风通道C的纵截面的尺寸大小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纵截面的尺寸大小与所述通风腔的纵截面的尺寸大小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的材质为铝合金。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本方案通过硬件监测模块监管了硬件的异常情况,及时将异常的信息通过数据交换系统传递给运维人员监控终端,使得运维人员可以快速及时地定位异常信息的位置,方便运维人员及时对异常的硬件进行维护,避免因未及时发现CPU过载而导致故障的发生,防止因处理故障不及时而造成的重大损失。2.本专利技术通过进一步设置软件状态监测模块实时监管软件异常情况,及时将异常的信息通过数据交换系统传递给运维人员监控终端,使得运维人员可以及时定位异常信息的位置,方便运维人员及时对异常的软件目录数量、目录中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长度进行维护,避免因未及时发现异常而导致文件的丢失、损坏,从而造成的重大损失。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引流组件,使得风沿固定的行程流动,通过风路的流通将服务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带出装置外,起到了散热的作用,装置未设置引流组件时,装置内部的风向会紊乱,所以在进行散热时,各个流向的风相互之间会产生干扰,使得服务器的散热效果差,从而导致服务器的寿命减少,且设置了引流板用来引导风向,增加了风流动的行程,风路更加完整,使得风带出的热量更多,散热的效果更好。4.本专利技术将通风通道A、通风通道B和通风通道C的纵截面的尺寸大小设置为相等,使得装置内部风的流速更加均匀,增加了风路的流通性和一致性,避免了因为风路阻塞风向服务器内部灌入而对服务器造成损伤。在柜体的两侧壁均通过安装孔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的尖刺部能将热量引导出装置外,散热片设置了把手,可以方便将散热片插入安装孔内或从安装孔内取出。4.本专利技术设置了3个引流组件,将通风腔划分的更加细致,使得风路的行进路程更加确定,同时将通风通道A、通风通道B和通风通道C的纵截面的尺寸大小设置为相等,使得装置内部风的流速更加均匀,增加了风路的流通性和一致性,使得散热的效果更好,避免了因为风路阻塞风向服务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集群、数据交换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其中:/n所述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4),所述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硬件监测模块,所述硬件监测模块的监测对象包括服务器(4)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n所述数据交换系统包括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报警模块;/n所述服务器(4)、硬件监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连接、报警模块依次连接;/n硬件监测模块预先从服务器(4)的信息库中读取每个应用服务器(4)的名称信息、IP地址信息,并实时监测IP地址信息指定的服务器(4)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的值,同时将读取和监测到的信息写入数据存储模块中;/n数据提取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读取在监测周期内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的值,并传递给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n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数据提取模块传递过来的数据判断CPU是否过载,输出判断的结果信息,并将该结果信息传递给报警模块;/n报警模块接受来自数据分析模块判断的CPU是否过载的结果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结果信息以控制报警模块的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集群、数据交换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集群包括多个服务器(4),所述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硬件监测模块,所述硬件监测模块的监测对象包括服务器(4)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
所述数据交换系统包括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报警模块;
所述服务器(4)、硬件监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提取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连接、报警模块依次连接;
硬件监测模块预先从服务器(4)的信息库中读取每个应用服务器(4)的名称信息、IP地址信息,并实时监测IP地址信息指定的服务器(4)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的值,同时将读取和监测到的信息写入数据存储模块中;
数据提取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读取在监测周期内的CPU平均工作负载、内存使用率、网络传输速率值和网络带宽占用率的值,并传递给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
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数据提取模块传递过来的数据判断CPU是否过载,输出判断的结果信息,并将该结果信息传递给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接受来自数据分析模块判断的CPU是否过载的结果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结果信息以控制报警模块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监测系统还包括软件状态监测模块,所述软件状态监测模块的监测对象包括软件目录数量、目录中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长度;
所述状态软件监控模块均与服务器(4)和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软件状态监测模块从服务器(4)的信息库中读取每个应用服务器(4)的名称信息、IP地址信息,并实时监测IP地址信息指定服务器(4)中处于工作目录中软件目录数量、目录中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长度,同时将监测到的信息覆盖之前软件状态监测模块监测的信息的方式写入数据存储模块中;
数据提取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读取在指定监测周期内的软件目录数量、目录中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长度的数据,并传递给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
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数据提取模块传递过来的数据判断软件目录数量、目录中的文件数量以及文件长度的数据是否异常,并输出判断的结果信息,同时将该结果信息传递给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接受来自数据分析模块判断的软件数据是否异常的结果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结果信息以控制报警模块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软件运维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4)的机柜包括柜体(1)和与柜体(1)前部左侧铰接的柜门(2),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安装腔(3),所述安装腔(3)的后方开设有通风腔(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喆阳毋毅刑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丰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