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224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中外壳耦合于底座上;框架设置在外壳内;上弹簧外周被固定于框架上,内圈面连接到绕线载体的上端面上;下弹簧四角固定于底座,内圈面连接固定到绕线载体的下端面;驱动线圈绕制在绕线载体外侧;驱动磁石呈梯形,其有三侧均与框架的内周面接触;若干驱动磁石关于驱动线圈的中心轴对称分布在驱动线圈的外侧;外壳上设有与对向绕线载体上的凹口相接插适配的铁壳翻边;翻边磁石设置在铁壳翻边内侧,与驱动磁石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该透镜驱动装置的摄像装置以及具有该摄像装置的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马达驱动力,并且无需增加驱动机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
,特别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常规马达的驱动,是向驱动线圈通电后与驱动磁石之间相互作用,根据左手弗莱明法则产生出一定的磁力来驱动透镜模块(携带镜头的绕线载体)至理想的目标位置,以达到对焦拍摄出清晰照片画面的效果。现有的手机往往追求小型化和薄型化,使得搭载于手机中的马达容置空间也极其有限,存在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难以使镜头到达目标行程位置。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在现有马达有限空间的基础上,开发出大推力的具有较远行程的马达。就如何增加马达的磁场磁力,以使得驱动线圈通入一定电流后推力大大增强,是本专利技术所要探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马达容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产生的马达推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底座、绕线载体、驱动线圈、驱动磁石、上弹簧、下弹簧、框架和翻边磁石;所述外壳耦合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底座、绕线载体、驱动线圈、驱动磁石、上弹簧、下弹簧、框架和翻边磁石;所述外壳耦合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上弹簧外周被固定于所述框架上,内圈面连接到所述绕线载体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弹簧四角固定于所述底座,内圈面连接固定到所述绕线载体的下端面;所述驱动线圈绕制在所述绕线载体外侧;所述驱动磁石呈梯形,其有三侧均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接触;若干所述驱动磁石关于所述驱动线圈的中心轴对称分布在所述驱动线圈的外侧;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对向所述绕线载体上的凹口相接插适配的铁壳翻边;所述翻边磁石设置在所述铁壳翻边内侧,与所述驱动磁石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底座、绕线载体、驱动线圈、驱动磁石、上弹簧、下弹簧、框架和翻边磁石;所述外壳耦合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上弹簧外周被固定于所述框架上,内圈面连接到所述绕线载体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弹簧四角固定于所述底座,内圈面连接固定到所述绕线载体的下端面;所述驱动线圈绕制在所述绕线载体外侧;所述驱动磁石呈梯形,其有三侧均与所述框架的内周面接触;若干所述驱动磁石关于所述驱动线圈的中心轴对称分布在所述驱动线圈的外侧;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对向所述绕线载体上的凹口相接插适配的铁壳翻边;所述翻边磁石设置在所述铁壳翻边内侧,与所述驱动磁石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耦合于电子设备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高峰王建华朱春明唐利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源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