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及制备方法和光电子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280320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及制备方法和光电子器件,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包括:包括:衬底、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隔离层,以及形成在所述隔离层上的金属单元阵列层;所述金属单元阵列层包括由金属单元周期性排列形成的金属单元阵列,所述金属单元为由以左手或右手顺序排列的四个金属微结构组成的手性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通过调节金属单元阵列的几何参数以及材料组成,能够实现对高阶衍射光束的圆二色性强弱的调节,同时能够实现高阶衍射光的定向发射。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基于衬底和隔离层形成,因此方便集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及制备方法和光电子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及制备方法和光电子器件。
技术介绍
手性是指物体通过平移、旋转等操作无法与其镜像重合。手性是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大到星系形状,小到亚原子,可以从不同的尺度上观察到,因而在生命科学、光谱学、灵敏检测、成像、生物化学和量子计算等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光学手性效应有两种常见形式:一是旋光性,即材料使入射光束的偏振状态绕传播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二是圆二色性(circulardichroism,CD),表现为材料对左旋圆偏振光(leftcircularlypolarized,LCP)和右旋圆偏振光(rightcircularlypolarized,RCP)的不同吸收响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二维手性超材料偏振器件圆二色性响应弱、出射光角度不可调控,且不易于集成。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方法存在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及制备方法和光电子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隔离层,以及形成在所述隔离层上的金属单元阵列层;/n其中,所述金属单元阵列层包括由金属单元周期性排列形成的金属单元阵列,所述金属单元为由以左手或右手顺序排列的四个金属微结构组成的手性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形成在所述衬底上的隔离层,以及形成在所述隔离层上的金属单元阵列层;
其中,所述金属单元阵列层包括由金属单元周期性排列形成的金属单元阵列,所述金属单元为由以左手或右手顺序排列的四个金属微结构组成的手性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结构为U型、T型、I型、E型和G型中的任意一种;
或,所述金属微结构为由U型、T型、I型、E型、G型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组成的复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金属微结构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单元阵列层的厚度为30nm-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金属微结构中每两个相邻的金属微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1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衍射手性超材料的偏振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单元阵列采用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洁罗玉昆江天陶子隆欧阳昊郑鑫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