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灾害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灾害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地下灾害处理方法煤层压裂增透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灾害是指危及地下矿藏开采、掘进施工安全的地质灾害,包括溶洞、暗河或聚集在溶洞内地下水和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类气体。为确保地下施工安全,必须在施工区域的施工前对地下灾害进行处理,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现有消除隐患的方法是根据地质勘查情况,推测施工区域周边可能存在的隐患,然后,通过钻孔方式进一步地寻找灾害位置,找到后再采取消除隐患的措施,如引流或爆破排水、抽排气等。但由于现有方法只能根据经验预估灾害大致区域,灾害具体位置排查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不仅钻孔工作量大,而且还存在漏掉部分隐患导致的安全风险隐患。为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地下工程的安全隐患排除过程中,确定地质灾害准确位置的工作量大,且不能完全排除隐患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灾害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施钻探测钻孔,并在钻孔内利用钻杆携带地质雷达,对钻孔周边进行地质探测,以获得周边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源,再通过采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灾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施钻探测孔:在地质探测区施钻探测钻孔;/n第二步,雷达搭载:退出钻杆后,拆下钻头,并将地质雷达搭载在钻杆上;/n第三步,雷达探测:按钻孔的钻杆推进方式,推进钻杆进行钻孔周边地质构造探测;/n第四步,灾害判断:根据雷达探测数据确定地质灾害位置和范围;/n第五步,制订处理方案:依据灾害位置和范围,确定灾害处理方案;/n第六步,灾害处理:按确定的灾害处理方案进行灾害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地下灾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施钻探测孔:在地质探测区施钻探测钻孔;
第二步,雷达搭载:退出钻杆后,拆下钻头,并将地质雷达搭载在钻杆上;
第三步,雷达探测:按钻孔的钻杆推进方式,推进钻杆进行钻孔周边地质构造探测;
第四步,灾害判断:根据雷达探测数据确定地质灾害位置和范围;
第五步,制订处理方案:依据灾害位置和范围,确定灾害处理方案;
第六步,灾害处理:按确定的灾害处理方案进行灾害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雷达搭载步骤中,利用钻杆内孔穿设雷达线缆,并将雷达探测头固定在钻杆前端。
技术研发人员:郭臣业,周东平,周俊杰,蒋和财,王文春,龚齐森,王旭晟,何华,刘登峰,张尚斌,王凯,刘柯,刘军,张翠兰,王选琳,谢飞,任梅青,吴斌,陈兴燚,张迪,谈平,周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