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320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并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进行迭代处理后,得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对所述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过滤背景中的强脉冲干扰数据,优化数据信噪比,得到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通过所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对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能量团聚焦和同相轴拉平,确定微地震事件发生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微地震定位容易出现不稳定、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实现精准定位微地震事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地震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井中微地震监测是微地震观测方式之一,特点是井下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微地震全波场信号,相对于地面微地震监测,井中接收到的数据信噪比较高、微地震事件个数与类型较丰富,但是缺点是井下检波器方位未知,导致检波器X分量、Y分量微地震数据杂乱无序,影响后续定位处理。同时,由于井中微地震观测距离较短(一般在200~100米范围左右)且检波器个数有限(一般12~32级三分量井中检波器),也就是说,信号接收范围过窄,导致一些井中微地震定位容易出现不稳定、精度不高等现象。目前,井中微地震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基于P波、S波事件旅行时正演,代表算法有网络搜索法、模拟退火法、geiger法等,优点是容易实现,缺点是由于初至相位信号弱导致P波、S波事件旅行时难以准确拾取,影响定位结果;第二种定位思路是基于波动方程褶积,代表算法有干涉法、逆时偏移法、被动源成像法,优点是不需要拾取事件初至,缺点是对资料信噪比、速度模型要求高,检波器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并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进行迭代处理后,得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n对所述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过滤背景中的强脉冲干扰数据,优化数据信噪比,得到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n通过所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对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能量团聚焦和同相轴拉平,确定微地震事件发生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并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进行迭代处理后,得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
对所述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过滤背景中的强脉冲干扰数据,优化数据信噪比,得到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
通过所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对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能量团聚焦和同相轴拉平,确定微地震事件发生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并建立初始速度模型,对所述初始速度模型进行迭代处理后,得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对所述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中值滤波处理,去除数据中的异常点,得到初始优化数据;
对所述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重采样,建立初始速度模型;
对所述初始优化数据进行静校正处理,得到二次优化数据;
将所述二次优化数据输入至所述初始速度模型中进行迭代处理,得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过滤背景中的强脉冲干扰数据,优化数据信噪比,得到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对所述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中频段在预设值范围内的频率数据进行振幅异常检测,对振幅异常的频率数据进行删除,过滤背景中的强脉冲干扰数据;
对过滤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信噪比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振幅异常的频率数据进行删除的步骤中,包括:对振幅能量超过阈值并且振幅无规则的频率数据进行删除。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对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能量团聚焦和同相轴拉平,确定微地震事件发生位置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各向异性速度模型对优化后的射孔和背景监测数据进行能量团聚焦和同相轴拉平,确定微地震事件类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珊徐兴友康海霞刘卫彬白静李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