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320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包括主体、混合阀芯、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点控组件、混合出水管、抽拉管、花洒、弯管、控水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中空绝缘套,其中一个中空绝缘套内侧壁紧贴于靠近主体的抽拉管外侧壁,该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弯管腔壁;另一个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远离主体的抽拉管的伸出筒体腔壁,该中空绝缘套内侧壁与花洒的延伸部插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中空绝缘套,能够确保用户在使用本申请的龙头装置中的花洒或转动弯管时,消除触电的安全隐患,从而增强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
本技术属于龙头设备
,涉及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龙头装置,包括主体、混合阀芯、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点控组件、混合出水管、抽拉管、花洒、弯管、控水组件,混合阀芯置于主体腔内且分别与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混合出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混合阀芯与控水组件相配合,混合出水管的出水口与点控组件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抽拉管入水端连通,抽拉管出水端穿设在置于主体顶部的弯管并与花洒连通。其存在的问题是:用户在操作前述的龙头装置中的花洒或转动弯管时,存在触电的安全隐患,致使使用安全性变差。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能够增强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包括主体、混合阀芯、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点控组件、混合出水管、抽拉管、花洒、弯管、控水组件,混合阀芯置于主体腔内且分别与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混合出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混合阀芯与控水组件相配合,混合出水管的出水口与点控组件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抽拉管入水端连通,抽拉管出水端穿设在置于主体顶部的弯管并与花洒连通,还包括至少两个中空绝缘套,其中一个所述中空绝缘套内侧壁紧贴于靠近主体的所述抽拉管外侧壁,该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所述弯管腔壁;另一个所述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远离主体的所述抽拉管的伸出筒体腔壁,该中空绝缘套内侧壁与所述花洒的延伸部插接配合。所述的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中空绝缘套包括套筒体和环壁体,所述环壁体沿所述套筒体端面周向延伸,其中靠近所述主体设置的所述中空绝缘套,该中空绝缘套的所述套筒体套设于所述抽拉管外侧壁,该中空绝缘套的环壁体内套于所述弯管腔壁;靠近所述花洒的所述中空绝缘套的套筒体内套于所述抽拉管的伸出筒体腔壁,该中空绝缘套的环壁体可插拨的套设于所述花洒的延伸部。所述的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控水组件包括沿轴向方向的依次从左至右套设于主体横向腔的压盖、耐磨圈、手轮、锁紧螺母、按盖,所述混合阀芯为按键阀芯,所述按键阀芯的阀杆与所述按盖相配合。所述的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控水组件包括沿轴向方向的套设于主体横向腔的旋盖、操作盖、杆体,所述混合阀芯为平脚阀芯,所述旋盖盖合于平脚阀芯并旋紧于主体横向腔的外侧壁,所述平脚阀芯的阀杆与所述操作盖相枢接,所述杆体沿纵向方向插设于所述操作盖侧壁。所述的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点控组件包括点控主机、电池,所述主机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上述的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中空绝缘套,其中一个中空绝缘套内侧壁紧贴于靠近主体的抽拉管外侧壁,该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弯管腔壁;另一个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远离主体的抽拉管的伸出筒体腔壁,该中空绝缘套内侧壁与花洒的延伸部插接配合;如此能够确保用户在使用本申请的龙头装置中的花洒或转动弯管时,消除触电的安全隐患,从而增强使用安全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主体1、混合阀芯2、冷水进水管3、热水进水管4、点控组件5、混合出水管6、抽拉管7、花洒8、弯管9、控水组件10,混合阀芯2置于主体1腔内且分别与冷水进水管3、热水进水管4、混合出水管6的进水口连通,混合阀芯2与控水组件10相配合,混合出水管6的出水口与点控组件5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抽拉管7入水端连通,抽拉管7出水端穿设在置于主体1顶部的弯管9并与花洒8连通,还包括至少两个中空绝缘套11,其中一个所述中空绝缘套11内侧壁紧贴于靠近主体的所述抽拉管7外侧壁,该中空绝缘套11外侧壁紧贴于所述弯管9腔壁;另一个所述中空绝缘套11外侧壁紧贴于远离主体1的所述抽拉管7的伸出筒体70腔壁,该中空绝缘套11内侧壁与所述花洒8的延伸部80插接配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中空绝缘套11,能够确保用户在使用本申请的龙头装置中的花洒8或转动弯管9时,消除触电的安全隐患,从而增强使用安全性。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绝缘套11包括套筒体110和环壁体111,所述环壁体111沿所述套筒体110端面周向延伸,其中靠近所述主体1设置的所述中空绝缘套11,该中空绝缘套11的所述套筒体110套设于所述抽拉管7外侧壁,该中空绝缘套11的环壁体111内套于所述弯管9腔壁;靠近所述花洒的所述中空绝缘套11的套筒体110内套于所述抽拉管7的伸出筒体70腔壁,该中空绝缘套11的环壁体111可插拨的套设于所述花洒8的延伸部。对于上述的龙头装置,本申请具有两种具体实施例,见下。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水组件10包括沿轴向方向的依次从左至右套设于主体1横向腔1A的压盖100、耐磨圈101、手轮102、锁紧螺母103、按盖104,所述混合阀芯2为按键阀芯20,所述按键阀芯20的阀杆与所述按盖104相配合。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水组件10包括沿轴向方向的套设于主体1横向腔的旋盖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包括主体、混合阀芯、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点控组件、混合出水管、抽拉管、花洒、弯管、控水组件,混合阀芯置于主体腔内且分别与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混合出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混合阀芯与控水组件相配合,混合出水管的出水口与点控组件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抽拉管入水端连通,抽拉管出水端穿设在置于主体顶部的弯管并与花洒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中空绝缘套,其中一个所述中空绝缘套内侧壁紧贴于靠近主体的所述抽拉管外侧壁,该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所述弯管腔壁;/n另一个所述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远离主体的所述抽拉管的伸出筒体腔壁,该中空绝缘套内侧壁与所述花洒的延伸部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包括主体、混合阀芯、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点控组件、混合出水管、抽拉管、花洒、弯管、控水组件,混合阀芯置于主体腔内且分别与冷水进水管、热水进水管、混合出水管的进水口连通,混合阀芯与控水组件相配合,混合出水管的出水口与点控组件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抽拉管入水端连通,抽拉管出水端穿设在置于主体顶部的弯管并与花洒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中空绝缘套,其中一个所述中空绝缘套内侧壁紧贴于靠近主体的所述抽拉管外侧壁,该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所述弯管腔壁;
另一个所述中空绝缘套外侧壁紧贴于远离主体的所述抽拉管的伸出筒体腔壁,该中空绝缘套内侧壁与所述花洒的延伸部插接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绝缘套包括套筒体和环壁体,所述环壁体沿所述套筒体端面周向延伸,其中靠近所述主体设置的所述中空绝缘套,该中空绝缘套的所述套筒体套设于所述抽拉管外侧壁,该中空绝缘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成概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琪顿卫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