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导通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317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导通治具,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通治具技术领域。检测保护上盖内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弹簧的两端活动连接有对接上模座外部,检测保护下盖内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弹簧的两端活动连接有对接下模座外部,对接上模座和对接下模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护套对连接线的外部,打开检测保护上盖和检测保护下盖,在把检测线束的一端与对接上模座和对接下模座内部的护套对连接线滚的一端固定连接,关闭检测保护上盖和检测保护下盖,当检测线束检测导通线束时,检测推柄在转动时,对接上模座和对接下模座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护套对连接线在检测保护上盖和检测保护下盖内部移动,且不使护套对连接线挂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导通治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通治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导通治具。
技术介绍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导通治具(公开号CN20196809Y),该
技术实现思路
主要包括底座、固定座、基座、推杆和检测探针,底座上形成滑道,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底座的滑道上,固定座上形成定位待检测器件的型腔,基座以滑块形式滑动安装在滑道上,固定座与基座之间安装复位弹簧,将策探针对应固定座中待检测器件的端子固定插在基座上,用于推动基座的推杆安装在基座的后方。此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操作省力、检测准确性高;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如下不足:线束在导通测台导通完后往下拿线时,往往会让线上的护套把导通治具后端的连接线挂断,造成不必要的停线等待,这样不仅浪费了工作时间,还降低了导通检测的效率,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导通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导通治具,解决了线束在导通测台导通完后往下拿线时,往往会让线上的护套把导通治具后端的连接线挂断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导通治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卡槽(4)的底部,所述转动卡槽(4)的内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检测推柄(3)两侧的外部,所述检测推柄(3)的一侧贴合连接有检测固定机构(5)一端的外部,所述检测固定机构(5)另一端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安装固定块(6)的内壁,所述安装固定块(6)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1)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后侧设有检测保护结构(2),所述检测保护结构(2)和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8)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导通治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卡槽(4)的底部,所述转动卡槽(4)的内部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检测推柄(3)两侧的外部,所述检测推柄(3)的一侧贴合连接有检测固定机构(5)一端的外部,所述检测固定机构(5)另一端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安装固定块(6)的内壁,所述安装固定块(6)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1)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后侧设有检测保护结构(2),所述检测保护结构(2)和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8)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导通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保护结构(2)包括检测保护上盖(21)和检测保护下盖(22),所述检测保护上盖(21)一侧的底部和检测保护下盖(22)一侧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检测保护上盖(21)内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弹簧(26)的两端活动连接有对接上模座(24)外部,所述检测保护下盖(22)内部的一端通过第一弹簧(26)的两端活动连接有对接下模座(25)外部,所述对接上模座(24)和对接下模座(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护套对连接线(23)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点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