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油杆井下悬挂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杆井下悬挂器。
技术介绍
陆上油田自喷期过后,技术人员会在油井中下入管式泵来将井下原油抽取至地面,管式泵包括泵筒、吸入阀、排出阀以及柱塞。在使用时,先将泵筒连接在油管的下部,吸入阀安装在泵筒下部,用油管将泵筒下入井下一定深度后,再将抽油杆与柱塞连接,下放柱塞至泵筒内,能够使原油单向进入泵筒内,排出阀固定在柱塞上,能够供进入泵筒内的原油排至柱塞以上的油管内,并最终排至地面。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过程中因地层供液变差、当前生产层高含水等原因需要调整泵深时,技术人员会先切断抽油杆与抽油机之间的连接,使抽油杆不会对增减油管造成干涉,此时若直接将与抽机油断开连接的抽油杆斜靠在油管内壁时,特别是碳纤维抽油杆会因抗拉不抗压的特点而受到伤害,因此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会直接将油管内的抽油杆及其上连带的柱塞全部起出,然后再续接或拆除一部分油管来调整泵筒深度后,将抽油杆及柱塞送入油管内,使柱塞与泵筒配合工作。但是这种将抽油杆及柱塞从油管内全部起出的方法会增加作业时间及作业成本,降低作业效率,亟需改进。
【技术保护点】
1.抽油杆井下悬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心杆,沿上下方向延伸;/n上接头,位于中心杆的上端,用于与送入抽油杆螺纹连接,以通过送入抽油杆带动抽油杆井下悬挂器上下移动;/n下接头,位于中心杆的下端,用于与待悬挂抽油杆及柱塞连接;/n卡瓦总成,包括卡瓦座、卡瓦及摩擦体:/n所述卡瓦座,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套装在所述中心杆上;/n所述摩擦体,沿周向间隔布置在卡瓦座上,/n所述卡瓦,沿周向间隔布置在卡瓦座上;/n所述中心杆或上接头上设置锥形部,锥形部由下向上逐渐变大,以在中心杆相对于卡瓦座下行时与所述卡瓦配合驱使卡瓦张开,从而实现卡瓦总成与油管坐卡,在中心杆相对卡瓦上行时,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抽油杆井下悬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杆,沿上下方向延伸;
上接头,位于中心杆的上端,用于与送入抽油杆螺纹连接,以通过送入抽油杆带动抽油杆井下悬挂器上下移动;
下接头,位于中心杆的下端,用于与待悬挂抽油杆及柱塞连接;
卡瓦总成,包括卡瓦座、卡瓦及摩擦体:
所述卡瓦座,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套装在所述中心杆上;
所述摩擦体,沿周向间隔布置在卡瓦座上,
所述卡瓦,沿周向间隔布置在卡瓦座上;
所述中心杆或上接头上设置锥形部,锥形部由下向上逐渐变大,以在中心杆相对于卡瓦座下行时与所述卡瓦配合驱使卡瓦张开,从而实现卡瓦总成与油管坐卡,在中心杆相对卡瓦上行时,与所述卡瓦脱离,实现解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井下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座上设置有导销,中心杆上对应设置与导销配合的有轨道,所述轨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导销与所述轨道导向配合以引导所述卡瓦总成上下往复移动地装配在中心杆上,卡瓦座能够沿轨道相对于中心杆移动;
所述中心杆上的轨道包括在周向间隔布置的长轨道和短轨道,以及连接长、短轨道的跨接轨道,跨接轨道沿中心杆周向延伸,所述跨接轨道具有上侧斜面和下侧斜面,上侧斜面和下侧斜面倾斜方向相反;通过上侧斜面和下侧斜面能够在上提或下放中心杆时驱使卡瓦座周向转动,使导销由长轨道、短轨道的其中一个运动到另一个中,当导销由长轨道运动到短轨道内实现卡瓦的解卡,当导销由短轨道运动到长轨道内实现卡瓦的坐卡。
技术研发人员:秦世群,王登辉,宋保建,马海,魏斌,代吉建,蔡俊杰,黄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