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297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门窗技术领域的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包括:门板组件;小门组件,所述小门组件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门板组件上朝向室内的一侧;空气交换组件,所述空气交换组件安装在所述小门组件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空气交换组件在所述门板组件的内腔;过滤器盖网,所述过滤器盖网安装在所述门板组件上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过滤器盖网与所述小门组件相对应;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在所述空气交换组件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过滤器在所述门板组件的内腔,所述过滤器朝向室外的一侧与所述过滤器盖网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全天候通新风,或强制过滤通新风,或通自然新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门窗
,具体为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用之二:门和窗又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实对比、韵律艺术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有很大的影响。门的分类很多,从门的用途来分,有两种:一,入户门;二,室内门,入户门就是进入房屋的第一道门,也叫进户门。入户门是进入房屋的第一个关口,当然其防盗性能要更高。所以入户门也叫防盗门,大多数住宅竣工时都安装好进户门。现有的防盗门为能够对室内进行通风多是设置成门中门的形式,方便在不打开防盗门的情况下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但是,目前同类产品一般都是一个大风机(大功率,大风轮),特点是直径尺寸大,厚度尺寸也大,噪音大,并且新风系统所在的门扇是固定的,不能做到强制新风和自然新风随意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普通门中门不能全年通新风的问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包括:门板组件;小门组件,所述小门组件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门板组件上朝向室内的一侧;空气交换组件,所述空气交换组件安装在所述小门组件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空气交换组件在所述门板组件的内腔;过滤器盖网,所述过滤器盖网安装在所述门板组件上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过滤器盖网与所述小门组件相对应;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在所述空气交换组件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过滤器在所述门板组件的内腔,所述过滤器朝向室外的一侧与所述过滤器盖网接触。优选的,所述门板组件包括:门板本体;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开设在所述门板本体上朝向室内的一侧;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开设在所述门板本体上,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应并且相贯通;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开设在所述门板本体上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第三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应并且相贯通。优选的,所述小门组件包括:小门本体;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安装在所述小门本体上朝向室内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空气交换组件包括:安装支架;多个直流离心风机,多个所述直流离心风机均匀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盖网包括:过滤器盖网本体;多个风孔,多个所述风孔开设在所述过滤器盖网本体的左侧面,所述风孔贯穿所述过滤器盖网本体的右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全天候通新风,或强制过滤通新风,或通自然新风,小门本体通过铰链安装在门板本体上朝向室内的一侧,小门本体朝向室外的一侧卡接在第一安装槽的内侧,小门本体朝向室内的一侧开设有通风槽,通风槽贯穿小门本体上朝向室外的一侧,便于空气的流通,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安装在小门本体朝向室外的一侧,安装支架卡接在第二安装槽的内侧,直流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室外,直流离心风机的排风口朝向小门本体,直流离心风机与电控装置电性连接,通过电控装置通断直流离心风机的电源,使用时,用户手动通过电控装置接通直流离心风机的电源,通过直流离心风机将室外的空气抽到室内,不需要使用时,手动切断直流离心风机的电源,过滤器盖网本体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三安装槽的内侧,过滤器盖网本体朝向室外的一侧与门板本体朝向室外的一侧平齐,室外的空气通过风孔进入到到室内,当室外的空气质量低于室内时,手动启动直流离心风机,直流离心风机产生吸力通过过滤器和过滤器盖网将室外的空气抽到室内,通过过滤器对室外的空气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保障室内的空气质量,当室外的空气质量优于室内时,直接打开小门本体,室外的空气直接通过进入到室内,可以全天候通新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门板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小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空气交换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过滤器盖网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门板组件、110门板本体、120第一安装槽、130第二安装槽、140第三安装槽、200小门组件、210小门本体、220电控装置、300空气交换组件、310安装支架、320直流离心风机、400过滤器盖网、410过滤器盖网本体、420风孔、500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可以全天候通新风,或强制过滤通新风,或通自然新风,请参阅图1,包括:门板组件100、小门组件200、空气交换组件300、过滤器盖网400和过滤器500;请参阅图1-2,门板组件100包括:门板本体110通过铰链安装在门框上;第一安装槽120开设在门板本体110上朝向室内的一侧;第二安装槽130开设在门板本体110上,第二安装槽130与第一安装槽120相对应并且相贯通;第三安装槽140开设在门板本体110上朝向室外的一侧,第三安装槽140与第二安装槽130相对应并且相贯通;请参阅图1-3,小门组件200通过铰链安装在门板组件100上朝向室内的一侧,小门组件200包括:小门本体210通过铰链安装在门板本体110上朝向室内的一侧,小门本体210朝向室外的一侧卡接在第一安装槽120的内侧,小门本体210朝向室内的一侧开设有通风槽,通风槽贯穿小门本体210上朝向室外的一侧,便于空气的流通;电控装置220通过螺栓安装在小门本体210上朝向室内的一侧,电控装置220与家庭电源连接,电控装置220用于通断电源;请参阅图1-4,空气交换组件300安装在小门组件200朝向室外的一侧,空气交换组件300在门板组件100的内腔,空气交换组件300包括:安装支架310通过螺栓安装在小门本体210朝向室外的一侧,安装支架310卡接在第二安装槽130的内侧;多个直流离心风机320通过螺栓均匀安装在安装支架310上,直流离心风机320的进风口朝向室外,直流离心风机320的排风口朝向小门本体210,直流离心风机320与电控装置220电性连接,通过电控装置220通断直流离心风机320的电源,使用时,用户手动通过电控装置220接通直流离心风机320的电源,通过直流离心风机320将室外的空气抽到室内,不需要使用时,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门板组件(100);/n小门组件(200),所述小门组件(200)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门板组件(100)上朝向室内的一侧;/n空气交换组件(300),所述空气交换组件(300)安装在所述小门组件(200)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空气交换组件(300)在所述门板组件(100)的内腔;/n过滤器盖网(400),所述过滤器盖网(400)安装在所述门板组件(100)上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过滤器盖网(400)与所述小门组件(200)相对应;/n过滤器(500),所述过滤器(500)安装在所述空气交换组件(300)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过滤器(500)在所述门板组件(100)的内腔,所述过滤器(500)朝向室外的一侧与所述过滤器盖网(400)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板组件(100);
小门组件(200),所述小门组件(200)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门板组件(100)上朝向室内的一侧;
空气交换组件(300),所述空气交换组件(300)安装在所述小门组件(200)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空气交换组件(300)在所述门板组件(100)的内腔;
过滤器盖网(400),所述过滤器盖网(400)安装在所述门板组件(100)上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过滤器盖网(400)与所述小门组件(200)相对应;
过滤器(500),所述过滤器(500)安装在所述空气交换组件(300)朝向室外的一侧,所述过滤器(500)在所述门板组件(100)的内腔,所述过滤器(500)朝向室外的一侧与所述过滤器盖网(40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中门门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组件(100)包括:
门板本体(110);
第一安装槽(120),所述第一安装槽(120)开设在所述门板本体(110)上朝向室内的一侧;
第二安装槽(130),所述第二安装槽(130)开设在所述门板本体(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定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洋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