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295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包括外壳体组件、驱动系统以及冷却系统,外壳体组件围成一密闭腔体,外壳体组件包括台体和台面,驱动系统包括励磁线圈和驱动线圈,密闭腔体内设有内隔离组件,内隔离组件将密闭腔体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内隔离组件包括可动隔离部;驱动系统设于第一密闭空间中,励磁线圈和/或驱动线圈的导线为空心导线;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流体和流体驱动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可实现冷却流体与外界海水热交换,然后对空心导线进行循环冷却,通过设置内隔离组件且隔离组件包括可动隔离部,可平衡第一密闭空间内部压力与第二密闭空间内部压力,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振动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
技术介绍
电动振动台在工作过程中发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流过驱动线圈、励磁线圈的电流因导体电阻损耗而发热,二是导体在驱动线圈交变磁场中因涡流损耗而发热。它们产生的热量必须消散,否则会烧坏部件。一般情况下,小型振动台采用自然冷却,中、大型振动台采用强制风冷或液冷,强制风冷是指用风机强制空气流过振动台的发热部件,带走热量。强制液冷一般采用闭路循环液冷,线圈用空心导线绕成,热量通过液体在空心导线循环由冷却器带走。强制风冷和液冷必须存在一个外置的冷却系统,如风机和自来水冷却器。而水下电动振动台无法外置冷却系统,目前都是采用热传导式冷却方式进行冷却,该冷却方式冷却效率不高,难以达到大型水下振动台的冷却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水下振动台冷却效率不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包括外壳体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包括外壳体组件、驱动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所述外壳体组件围成一密闭腔体,所述外壳体组件包括台体和台面,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励磁线圈和驱动线圈,其特征在于:/n所述密闭腔体内设有内隔离组件,所述内隔离组件将所述密闭腔体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所述内隔离组件包括用于平衡所述第一密闭空间内部压力和所述第二密闭空间内部压力的可动隔离部;/n所述驱动系统设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中,所述励磁线圈和/或所述驱动线圈的导线为空心导线;/n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容置在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中的冷却流体和用于将所述冷却流体输送至所述空心导线中的流体驱动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包括外壳体组件、驱动系统以及冷却系统,所述外壳体组件围成一密闭腔体,所述外壳体组件包括台体和台面,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励磁线圈和驱动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闭腔体内设有内隔离组件,所述内隔离组件将所述密闭腔体分隔为互不连通的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所述内隔离组件包括用于平衡所述第一密闭空间内部压力和所述第二密闭空间内部压力的可动隔离部;
所述驱动系统设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中,所述励磁线圈和/或所述驱动线圈的导线为空心导线;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容置在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中的冷却流体和用于将所述冷却流体输送至所述空心导线中的流体驱动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隔离部为柔性密封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隔离部为橡胶膜或O形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隔离部为活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冷却系统的水下振动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府晓宏胡雁闽赵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