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291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线缆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顶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对称固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位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线缆通过线缆槽之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通过三组传感器的配置进行流量在线监测,可实现对满管、非满管状态流量监测的全覆盖,测量精度在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管道流量的精确实时测量是地下管网数字化科学化管控的关键,是实现智慧水务核心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的污水管道测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传统的传感器均直接固定在污水管道的底部,但污水管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如污泥覆盖等各类情况,导致传感器存在对污水流量、流速等参数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不足,通过三组传感器的配置进行流量在线监测,可实现对满管、非满管状态流量监测的全覆盖,测量精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线缆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顶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对称固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位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线缆通过线缆槽之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沿污水管道的同一圆周方向布置。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线缆槽包括汇集线槽和定位线槽,所述汇集线槽沿污水管道的圆周方向固定安装在内管壁上,所述定位线槽设置有多个,沿污水管道的轴向方向以及沿竖井内壁的竖向方向固定安装,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线缆在汇集线槽内汇集后依次通过污水管道内管壁侧壁上的定位线槽和竖井内壁上的定位线槽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按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管道内管壁侧壁上的定位线槽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内管壁的侧壁45°-60°位置。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安装在不锈钢板上,所述不锈钢板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顶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固定安装在三角支架上,两三角支架通过化学螺栓分别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与垂线夹角30°的位置。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线槽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排列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上和竖井的内壁上。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汇集线槽和定位线槽均通过化学螺栓固定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上或竖井的内壁上。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竖井侧壁上方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液位计。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具体为互相关法流速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污水管道顶部和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的位置,一共三组传感器的配置进行流量在线监测,可实现对满管、非满管状态流量监测的全覆盖,测量精度在1%-2%;通过设置汇集线槽和定位线槽以保证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线缆的稳定排线,以防止因线缆杂乱而导致污水管道中污泥聚集现象,并且通过外部供电以实现秒级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在竖井内设置超声波液位计用于测量污水管道内的液位参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的传感器排布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中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中汇集线槽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第一传感器;2、第二传感器;3、第三传感器;5、污水管道;6、竖井;7、不锈钢板;8、三角支架;9、超声波液位计;41、汇集线槽;42、定位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第三传感器3和线缆槽,第一传感器1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5的内管壁顶部,第二传感器2和第三传感器3分别对称固安装在污水管道5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位置,线缆槽包括汇集线槽41和定位线槽42,汇集线槽41沿污水管道5的圆周方向固定安装在内管壁上,定位线槽42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5内管壁的侧壁45°-60°位置和竖井6的内壁上;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第三传感器3的线缆在汇集线槽41内汇集后依次通过污水管道5内管壁侧壁上的定位线槽42和竖井6内壁上的定位线槽42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固定安装在不锈钢板7上,不锈钢板7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5的内管壁顶部,第二传感器2和第三传感器3固定安装在三角支架8上,三角支架8通过化学螺栓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5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与垂线夹角30°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线槽42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排列在污水管道5的内管壁上和竖井6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汇集线槽41和定位线槽42均通过化学螺栓固定在污水管道5的内管壁上或竖井6的内壁上。通过化学螺栓以防止因污水管道5内的污水腐蚀螺栓而导致线缆槽脱落。在本实施例中,竖井6侧壁上方固定安装有超声波液位计9。通过超声波液位计9用于测量污水管道5内的液位参数。本申请采用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和第三传感器3分别设置在污水管道5顶部和污水管道5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与垂线夹角30°的位置,一共三组传感器的配置进行流量在线监测,可实现对满管、非满管状态流量监测的全覆盖,测量精度在1%-2%,同时测量流量、流速、温度等重要参数,并且在安装时确保第二传感器2和第三传感器3处于水平位置且传感方向正对来水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线缆总长为100米,其中在污水管道进深长度为45米(至少10倍管径),竖井高度为50米;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和第三传感器3的线缆在汇集线槽41内沿管壁汇集后,从污水管道5内管壁的侧壁45°-60°位置走出污水管道5,并且在污水管道5内壁轴向方向上每4米用定位线槽42固定一次,走出污水管道5后贴竖井6内壁连接到路面变送器处,以保证第一传感器1、第二传感器2和第三传感器3的线缆的稳定排线,以防止因线缆杂乱而导致污水管道5中污泥聚集现象,并且通过外部供电以实现秒级数据采集与传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线缆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顶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对称固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位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线缆通过线缆槽之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线缆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顶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分别对称固安装在污水管道的内管壁下方两侧位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线缆通过线缆槽之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沿污水管道的同一圆周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槽包括汇集线槽和定位线槽,所述汇集线槽沿污水管道的圆周方向固定安装在内管壁上,所述定位线槽设置有多个,沿污水管道的轴向方向以及沿竖井内壁的竖向方向固定安装,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的线缆在汇集线槽内汇集后依次通过污水管道内管壁侧壁上的定位线槽和竖井内壁上的定位线槽后到路面与变送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管道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污水管道内管壁侧壁上的定位线槽固定安装在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超江涛曾利华王建华张冲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