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剧场类建筑观众区一体化结构体系栅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89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剧场类建筑观众区一体化结构体系栅顶,包括第一吊柱、转换层水平钢梁、音响吊机及单点吊机设备安装平台、检修马道、第一道面光桥、第二道面光桥、第三道面光桥、斜钢平台、第二吊柱和连系钢梁,在转换层水平钢梁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连接第一吊柱和第二吊柱,通过第二吊柱安装音响吊机及单点吊机设备安装平台、检修马道、第一道面光桥、第二道面光桥和第三道面光桥,形成多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剧场类建筑观众区一体化结构体系栅顶净化了栅顶人行空间,优化了设备安装条件,既便于分层安装横向暖通风管、消防水管及电气桥架等设备,又能将管线和设备进行分层设置,减少相互干扰,便于后期对设备的维护、调试及剧场运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剧场类建筑观众区一体化结构体系栅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剧场类建筑栅顶,尤其涉及一种剧场类建筑观众区一体化结构体系栅顶。
技术介绍
剧场类建筑一直被建筑界认为是最复杂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大型专业剧场既是满足当地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也是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地标性建筑。造型是否具有鲜明的特色,室内空间规划是否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科学性,各类设备是否能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演服务和效果,常常是评价剧场好坏的主要因素。然而,设备的布置空间、修建条件、运营检修等要素的合理性、安全性与便利性,往往被建设方、设计方所忽视。在传统的剧场类建筑中,观众区栅顶涉及到暖通空调、电气照明、消防给排水、通讯、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音视频等相关专业,各专业管线繁复交错,导致栅顶内部空间曲折狭小,给设计、施工、演出及运营维护造成极大的难度。同时,观众区吊顶造型需满足剧场声学要求,造型复杂,在传统的设计中,往往将观众区栅顶与吊顶造型分离设计,吊顶造型通过转换钢架与栅顶连接,该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计难度,但也导致钢架结构多次转换、装饰面吊杆过长、设备安装维护困难等问题,而且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剧场类建筑观众区一体化结构体系栅顶,位于观众区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柱、转换层水平钢梁、音响吊机及单点吊机设备安装平台、检修马道、第一道面光桥、第二道面光桥、第三道面光桥、斜钢平台、第二吊柱和连系钢梁,多个竖向的所述第一吊柱的上端与所述剧场类建筑顶部的钢网架结构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吊柱的下端与所述转换层水平钢梁的上面连接,所述转换层水平钢梁的下面与多个竖向的所述第二吊柱的上端连接,所述音响吊机及单点吊机设备安装平台通过所述第二吊柱安装于所述转换层水平钢梁的下方,所述检修马道通过所述第二吊柱安装于所述音响吊机及单点吊机设备安装平台的下方,所述第一道面光桥、所述第二道面光桥、所述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剧场类建筑观众区一体化结构体系栅顶,位于观众区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柱、转换层水平钢梁、音响吊机及单点吊机设备安装平台、检修马道、第一道面光桥、第二道面光桥、第三道面光桥、斜钢平台、第二吊柱和连系钢梁,多个竖向的所述第一吊柱的上端与所述剧场类建筑顶部的钢网架结构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吊柱的下端与所述转换层水平钢梁的上面连接,所述转换层水平钢梁的下面与多个竖向的所述第二吊柱的上端连接,所述音响吊机及单点吊机设备安装平台通过所述第二吊柱安装于所述转换层水平钢梁的下方,所述检修马道通过所述第二吊柱安装于所述音响吊机及单点吊机设备安装平台的下方,所述第一道面光桥、所述第二道面光桥、所述第三道面光桥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吊柱安装于所述转换层水平钢梁的下方,安装同一构件的多个所述第二吊柱之间连接有所述连系钢梁,所述检修马道与所述音响吊机及单点吊机设备安装平台之间、所述检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平王永炜金杰何光洪王潘彭伟张今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