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和空调技术

技术编号:280277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和空调,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人体头部顶端与空调的出风口底端的连线与竖直向下方向的夹角α;确定所选择的空调送风模式,如果为风随人模式,则使出风口的上下导风板相对于竖直向下方向的导风角度小于α;如果为风避人模式,则使上下导风板相对于竖直向下方向的导风角度大于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送风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用户所选择的空调送风模式来调整出风方向,以获取的人体头部顶端与空调的出风口底端的连线与竖直向下方向的夹角α作为分界点,来准确控制出风口的上下导风板相对于竖直向下方向的导风角度,方便将上下导风板的导风角度调整到空调风完全避开人的位置,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和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送风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空调。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几乎已成为必备的家用电器之一。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用户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对空调的出风方向以及风速进行调节。但是,现有大多数空调对风向和风速的调节,通常需要用户手动操作遥控器或面板上的按键对上下导风板的导风角度进行调节,不方便调整到空调风完全避开人的位置,用户体验较差。此外,调节好后,风速和出风方向维持不变,上下方向的出风维持在一个角度,会影响换热效率,或者上下全方位扫风,会吹扫到人体,进而影响了空调环境舒适度。综上所述,如何方便将上下导风板的导风角度调整到空调风完全避开人的位置,以提高用户体验,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空调送风控制方法,以方便将上下导风板的导风角度调整到空调风完全避开人的位置,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空调,以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人体头部顶端与空调的出风口(1)底端的连线与竖直向下方向的夹角α;/n确定所选择的空调送风模式,如果为风随人模式,则使所述出风口(1)的上下导风板相对于竖直向下方向的导风角度小于α;如果为风避人模式,则使所述上下导风板相对于竖直向下方向的导风角度大于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人体头部顶端与空调的出风口(1)底端的连线与竖直向下方向的夹角α;
确定所选择的空调送风模式,如果为风随人模式,则使所述出风口(1)的上下导风板相对于竖直向下方向的导风角度小于α;如果为风避人模式,则使所述上下导风板相对于竖直向下方向的导风角度大于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选择的空调送风模式为风随人模式,则使所述上下导风板在最小导风角度与α之间上下扫风;如果所选择的空调送风模式为风避人模式,则使所述上下导风板在α与最大导风角度之间上下扫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选择的空调送风模式为风随人模式,获取人体头部顶端与所述出风口(1)底端之间的距离l,根据l调整所述出风口(1)的风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l≤L1时,则调节风速为低风速;当L1<l≤L2,则调节风速为中风速;当L2<l≤L3,则调节风速为高风速;当l>L3,则调节风速为强劲风速;
其中,L1为预设第一距离值,L2为预设第二距离值,L3为预设第三距离值,L1<L2<L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房间内人数,如果为多人,则获取最高人体的头部顶端与空调的出风口(1)底端的连线与竖直向下方向的夹角作为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检测房间内人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出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博陈会敏吴洪金杜亮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