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湘宜专利>正文

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74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主管的上表面卡接有过滤圈,所述主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杆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叶片,所述主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主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该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通过沉淀斗的设置能够在污水冲撞到沉淀斗的时候使颗粒杂质过滤在沉淀斗里,并且颗粒杂质本身具有重量,所以可以落到沉淀斗底部,通过叶片的平衡转动,使得流进主管的水源起到旋转充量的效果,能够有效保证排水水源对过滤圈的均衡过滤性,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截污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水截污
,具体为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目前环境工程对水源进行卫生处理时,现使用的排水截污装置,虽然通过简单的过滤网或过滤排管对排出水源起到了一定的截污排水效果,但是在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例如,现有的排水截污装置在截污处理方式中,操作过于占用人力,更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操作,而需处理的水源中,多含有不易清理的颗粒杂质,不能收集颗粒杂质,并且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主管的上表面卡接有过滤圈,所述主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杆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叶片,所述主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主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主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进水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过滤网。可选的,所述主管的下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栓,所述主管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栓螺纹连接有沉淀斗。可选的,所述连接孔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过滤圈,所述过滤圈的下表面通过固定栓螺纹连接有主管。可选的,所述沉淀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可选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安装孔呈环形阵列的形式排列在连接圈的上表面。可选的,所述沉淀斗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主管。(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通过沉淀斗的设置能够在污水冲撞到沉淀斗的时候使颗粒杂质过滤在沉淀斗里,并且颗粒杂质本身具有重量,所以可以落到沉淀斗底部,通过叶片的平衡转动,使得流进主管的水源起到旋转充量的效果,能够有效保证排水水源对过滤圈的均衡过滤性,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截污处理效果,通过连接圈和安装孔能够方便该装置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管;2、连接孔;3、过滤圈;4、支杆;5、转轴;6、叶片;7、进水管;8、出水管;9、过滤网;10、插孔;11、连接栓;12、沉淀斗;13、固定栓;14、连接圈;15、安装孔;1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包括主管1,主管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2,主管1的上表面卡接有过滤圈3,主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4,支杆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杆4之间设置有转轴5,转轴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叶片6,主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通过沉淀斗12的设置能够在污水冲撞到沉淀斗12的时候使颗粒杂质过滤在沉淀斗12里,并且颗粒杂质本身具有重量,所以可以落到沉淀斗12底部,通过叶片6的平衡转动,使得流进主管1的水源起到旋转充量的效果,能够有效保证排水水源对过滤圈3的均衡过滤性,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截污处理效果,通过连接圈14和安装孔15能够方便该装置的安装;主管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8,主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进水管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过滤网9,主管1的下表面开设有插孔10,插孔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栓11,主管1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栓11螺纹连接有沉淀斗12,连接孔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栓13,固定栓1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过滤圈3,过滤圈3的下表面通过固定栓13螺纹连接有主管1,沉淀斗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圈14,连接圈14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15,安装孔15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安装孔15呈环形阵列的形式排列在连接圈14的上表面,沉淀斗12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主管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主管的材质为钢铁,沉淀斗的表面设置沉淀网。使用说明:主管1的上表面连接主进水口,主进水口能够通过过滤圈3能够过滤较大的污渍,污水进入到主管1内部冲击到叶片6平衡转动,使得流进过滤圈3的水源起到旋转充量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截污处理效果,加上底部设置的沉淀斗12能够收集颗粒杂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包括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2),所述主管(1)的上表面卡接有过滤圈(3),所述主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4),所述支杆(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杆(4)之间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叶片(6),所述主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主管(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主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进水管(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过滤网(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包括主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2),所述主管(1)的上表面卡接有过滤圈(3),所述主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杆(4),所述支杆(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杆(4)之间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叶片(6),所述主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主管(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主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进水管(7)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过滤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排水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下表面开设有插孔(10),所述插孔(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栓(11),所述主管(1)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栓(11)螺纹连接有沉淀斗(12)。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宜
申请(专利权)人:李湘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