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罩及使用该防溅罩的水槽落水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3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溅罩及使用该防溅罩的水槽落水口结构。它包括本体,本体的中间设有中心漏口,本体在中心漏口的外周环形交替设置有多个排水导流斜槽和多个防溅导流褶皱,排水导流斜槽的底端设有偏心排水口,偏心排水口与中心漏口连通,偏心排水口的至少一侧壁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从而使得偏心排水口的排水方向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多个排水导流斜槽的排水方向均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因此,多个排水导流斜槽所引导的多股水流在中心漏口汇聚时,多个排水导流斜槽所引导的多股水流不会在中心漏口的中心相互冲撞,而是快速往中心漏口下方流去,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水速度和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溅罩及使用该防溅罩的水槽落水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溅罩的
,特别涉及一种防溅罩及使用该防溅罩的水槽落水口结构。
技术介绍
防溅罩是食物垃圾处理器中防止食物垃圾飞溅至粉碎腔外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现有的防溅罩如中国专利号200680021532.7于2011.08.17公开的一种食物垃圾处理器的噪音隔板,它包括有中心漏口和多个褶叠的褶叠部,相邻的两个褶叠部之间为排水导流斜槽,入水斜面槽的内端为排水口;所述褶叠中的至少一个有台阶部和竖直表面,该竖直表面有从其通过的通气开孔,用于均衡所述食物垃圾处理器中所述隔板上方和下方的压力。但是现有的防溅罩却存在以下问题:(一)现有的防溅罩上多个排水口一般设计成相对,这样设计导致多股水流相互冲撞在一起,减慢了排水速度,一来导致水流速减慢、水流不下去,二来相互冲撞导致,水花四溅。(二),现有的防溅罩为了安装方便和降低噪音,将防溅罩与减震圈设计成一体,这样设计便会导致,防溅罩损坏时,需要将防溅罩与减震圈一起拆除、更换,导致防溅罩的拆装和维修十分麻烦、不方便。因此现有的防溅罩的结构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速度快、排水效果好的防溅罩。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溅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向上延伸出筒状部分,所述本体的中间设有中心漏口,所述本体在中心漏口的外周环形交替设置有多个排水导流斜槽和多个防溅导流褶皱,排水导流斜槽朝中心漏口方向往下倾斜,所述排水导流斜槽的底端设有偏心排水口,偏心排水口与中心漏口连通,偏心排水口的至少一侧壁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从而使得偏心排水口的排水方向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本技术由于多个排水导流斜槽的排水方向均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因此,多个排水导流斜槽所引导的多股水流在中心漏口汇聚时,多个排水导流斜槽所引导的多股水流不会在中心漏口的中心相互冲撞,相邻的两股水流也不会相互干扰,而是快速往中心漏口下方流去,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排水速度和排水效果。本技术只将排水导流斜槽的其中一侧壁设计成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而排水导流斜槽的另一侧壁则经过中心漏口的中心线,水流在导流斜槽的侧壁的引导下会偏离中心漏口的中心线,这样的设计便能达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导流斜槽的两侧壁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当然,这样的设计会使得水流完全偏离中心漏口的中心线,多股水流便会完全错开,不会相互冲撞,排水速度更快。所述防溅导流褶皱的顶面朝中心漏口方向往下倾斜,因此水流在防溅导流褶皱的顶面的引导下,快速流向中心漏口,然后由中心漏口快速地排走,而不会在防溅罩内积聚,影响排水速度。所述排水导流斜槽的倾斜程度大于防溅导流褶皱的顶面的倾斜程度。所述中心漏口是一圆柱状通孔,所述多个偏心排水口为同一个圆柱侧面上的多个弧面状开口,所述多个偏心排水口的高度和宽度相同。因此本技术的多个排水导流斜槽所引导的多股水流排向中心漏口时,多个排水导流斜槽所引导的多股水流不会相互冲撞,相邻的两股水流不会相互干扰,多股呈旋涡状排入中心漏口,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排水速度。所述防溅导流褶皱的内端设有开孔,开孔与中心漏口连通,开孔增大了中心漏口的排水面积,从而使得水流不会在此处积聚,更能快速地排走。本技术的本体是由橡胶制成,开孔的设计也使得防溅导流褶皱更容易变形,从而使得其便于通过大颗粒物。本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溅罩和减震圈分体设计、防溅罩拆装维修方便的水槽落水口结构。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槽落水口结构,包括落水筒、减震圈、垃圾处理器连接座、以及所述的防溅罩,所述防溅罩套设于落水筒内,所述垃圾处理器连接座固定于落水筒上,其特征是,所述减震圈可拆卸设于垃圾处理器连接座上,并抵靠在落水筒的底部。相比现有的防溅罩和减震圈的一体化设计,本技术的防溅罩和减震圈分体设计,用户可直接从落水筒内抽出防溅罩,从而方便防溅罩的拆装、维修、更换。本技术的减震圈可减少来自垃圾处理器的振动。本技术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处理器连接座包括密封垫、上压环、固定环、带开口的卡紧圈、减震圈压紧环以及多个固定螺栓,所述密封垫、上压环、固定环、卡紧圈以及减震圈由上至下依次套设于落水筒的外壁上,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多个螺孔,所述固定螺栓向上穿过螺孔,并与螺孔螺纹连接,固定螺栓的上端抵靠在上压环,所述落水筒的外侧壁对应卡紧圈设有定位环形凹槽,所述卡紧圈位于定位环形凹槽上内,所述减震圈位于固定环内,并抵靠在落水筒的底部,所述减震圈压紧环可拆卸设于固定环上,并向上压紧减震圈。所述减震圈压紧环与固定环旋扣连接。所述减震圈压紧环安装时,所述减震圈压紧环正向旋紧在固定环上,并向上压紧减震圈。所述减震圈压紧环拆卸时,所述减震圈压紧环反向旋转而脱离固定环,并松开减震圈。所述减震圈压紧环上设有第一旋扣,所述固定环上设有第二旋扣,所述第一旋扣与第二旋扣旋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由于本技术的多个排水导流斜槽的侧壁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因此,本技术的多个排水导流斜槽所引导的多股水流在中心漏口汇聚时,多个排水导流斜槽所引导的多股水流不会相互冲撞,而是快速往中心漏口下方流去,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排水速度和排水效果。(二)而且,本技术的水槽落水口结构将防溅罩和减震圈分体设计,从而方便防溅罩的拆装、维修、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槽落水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水槽落水口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水槽落水口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水槽落水口结构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的防溅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防溅罩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防溅罩的第三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水槽的防溅罩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水槽落水口结构,包括落水筒2、减震圈7、垃圾处理器连接座20以及防溅罩1,所述防溅罩1套设于落水筒2内,所述垃圾处理器连接座20固定于落水筒2的底部,所述减震圈7可拆卸设于垃圾处理器连接座20上,减震圈7抵靠在落水筒2的底部。作为本技术更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处理器连接座20包括密封垫3、上压环4、固定环5、带开口的卡紧圈9、减震圈压紧环8以及多个固定螺栓6,所述密封垫3、上压环4、固定环5、卡紧圈9以及减震圈7由上至下依次套设于落水筒2的外壁上,所述固定环5上设有多个螺孔51,所述固定螺栓6向上穿过螺孔51,并与螺孔51螺纹连接,固定螺栓6的上端向上顶压上压环4,所述落水筒2的外侧壁对应卡紧圈9设有定位环形凹槽21,所述卡紧圈9位于定位环形凹槽21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溅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向上延伸出筒状部分,所述本体的中间设有中心漏口,所述本体在中心漏口的外周环形交替设置有多个排水导流斜槽和多个防溅导流褶皱,排水导流斜槽朝中心漏口方向往下倾斜,其特征是,所述排水导流斜槽的底端设有偏心排水口,偏心排水口与中心漏口连通,所述排水导流斜槽呈扇形,所述排水导流斜槽的至少一侧壁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溅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向上延伸出筒状部分,所述本体的中间设有中心漏口,所述本体在中心漏口的外周环形交替设置有多个排水导流斜槽和多个防溅导流褶皱,排水导流斜槽朝中心漏口方向往下倾斜,其特征是,所述排水导流斜槽的底端设有偏心排水口,偏心排水口与中心漏口连通,所述排水导流斜槽呈扇形,所述排水导流斜槽的至少一侧壁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溅罩,其特征是,所述排水导流斜槽的两侧壁与中心漏口的中心线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防溅罩,其特征是,所述防溅导流褶皱的顶面朝中心漏口方向往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溅罩,其特征是,所述排水导流斜槽的倾斜程度大于防溅导流褶皱的顶面的倾斜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防溅罩,其特征是,所述中心漏口是一圆柱状通孔,多个所述偏心排水口为同一个圆柱侧面上的多个弧面状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溅罩,其特征是,所述防溅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强黄振声郑波
申请(专利权)人:宝雷达电机新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