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焚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72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焚烧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底部设有炉床,炉床中部设有排灰口,炉床上设有竖直的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上设有以其为旋转轴旋转的搅拌臂,所述搅拌臂中设有供氧通道,所述搅拌臂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初次供氧口,所述搅拌臂远离旋转主轴的端部设有抄板,所述抄板转动设置在搅拌臂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污泥含水率适用范围广;通过设置旋转的抄板迅速更换污泥表面,提升污泥干化速度,方便后续热解焚烧;供氧直通污泥内部,助燃效果好;采用旋转火焰进行燃烧,炉内温度保持一致,燃烧效率高;有害气体得到充分燃烧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焚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焚烧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是由污水处理的固体副产物组成的,含有毒有害物质,需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随着近年来对各地污泥环境风险和危害认识的不断清晰,国家和地方各类政策、法规、规划的陆续出台,“泥水并重”的态势正逐步形成,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的标准也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以焚烧为核心的处理方法是污泥态固体废弃物最彻底的处理方法,可以将有机物完全碳化,杀死病原体,最大限度减少污泥态固废体积并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解决污泥态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问题。现有的焚烧炉通常只能在污泥表面供氧,污泥内部焚烧不充分,效率低,只能对干化污泥等比表面积较大、含水量较低的污泥进行焚烧,而对于在焚烧炉中呈粘稠状、含水量较高的脱水污泥或新鲜污泥,其比表面积较低,现有的焚烧炉难以直接有效焚烧。另外,焚烧装置对污泥进行焚烧后会产生大量含有VOCs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若这类气体燃烧不充分,无法达到排放标准。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污泥焚烧利用系统”,其公告号CN105157040B,包括炉体,炉体的上部安装螺杆挤出机和排烟管,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口安装出料管,炉体的底部安装固定架,固定架的中部安装固定杆,固定杆的中部安装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固定杆连接,轴承的外圈安装第一皮带轮和数个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竖直安装旋转杆,旋转杆的侧部安装数个排成一排的导流板,导流板上涂布氧化物涂层,固定杆的上端安装支撑板,支撑板的上部安装燃烧釜。该专利技术通过在污泥焚烧装置中设置旋转杆和导流板对火焰进行扰动,保证炉内气体的充分燃烧,但其不足之处是,只能在污泥表面供氧,污泥内部焚烧不充分,效率低,难以直接有效焚烧含水量较高的污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焚烧装置难以直接充分燃烧含水量较高的污泥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泥焚烧装置,适合焚烧的污泥含水率范围广,实现高效清洁的焚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焚烧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底部设有炉床,炉床中部设有排灰口,炉床上设有竖直的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上设有以其为旋转轴旋转的搅拌臂,所述搅拌臂中设有供氧通道,所述搅拌臂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初次供氧口,所述搅拌臂远离旋转主轴的端部设有抄板,所述抄板转动设置在搅拌臂底部。焚烧装置中设置旋转的搅拌臂用于推动污泥旋转,污泥在搅拌臂的推动下在炉床上从圆周向圆心螺旋移动,污泥在移动过程中逐渐干化并热解焚烧成灰渣并从排灰口排出。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将搅拌臂设置成空心结构形成供氧通道,在该通道中通入助燃空气,从搅拌臂底部的初次供氧口对污泥内部进行供氧;同时,远离炉膛中心的污泥由于刚进入炉膛内,含水率较高,空气难以通入,通过设置转动的抄板,搅动翻炒高湿污泥,增大并迅速更换污泥的比表面积,帮助蒸发水分,降低含水率,迅速干化,方便后续充分焚烧,且减少搅拌臂端部受力,延长搅拌臂寿命。抄板的转动动力可通过电机提供,也可通过不断通入的助燃空气驱动旋转。作为优选,所述供氧通道中设有旋转桨,所述搅拌臂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通过旋转桨带动旋转,所述抄板设置在旋转筒外侧。一种利用助燃空气驱动抄板旋转的优选实施方式为将抄板设置在中空的旋转筒上,旋转筒连接在搅拌臂底部并向下延伸,助燃空气通入供氧通道中,并带动旋转桨转动,旋转桨带动旋转筒旋转,从而带动抄板旋转,以便对污泥进行翻动。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臂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内筒,所述内筒中设有旋转桨的转轴,所述内筒筒壁上设有初次供氧口,所述初次供氧口朝向与搅拌臂旋转方向相异,所述旋转筒旋转设置在内筒外侧,所述旋转筒筒壁上设有通孔。进一步地,与供氧通道连通的内筒从初次供氧口向污泥内部供氧,当搅拌臂将污泥向一个方向推动时,搅拌臂与之相反的一侧会出现较大的空间用于通入氧气,因此将初次供氧口朝向搅拌臂旋转相反的方向设置,而旋转筒套设在内筒外,通过在筒壁周向上设置通孔避免在旋转过程中封堵住初次供氧口。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臂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外筒,所述外筒筒壁上沿周向设有波浪形回转槽,所述外筒中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旋转桨,所述转轴外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外侧通过滑动设置在回转槽内的导向块与抄板连接,所述旋转件与外筒在竖直方向上弹性连接,所述外筒筒壁上还设有初次供氧口。另一种利用助燃空气驱动抄板旋转的优选实施方式为将抄板设置在旋转件上,旋转件转动设置在外筒中,助燃空气通入供养通道中带动旋转桨转动,转轴同步转动,带动旋转件在外筒中旋转,旋转件在导向块的导向作用下一边旋转,一边带动抄板沿着回转槽做竖直运动,并在弹性件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如此设置的结构使得抄板在旋转的同时上下移动,翻动效果更佳,污泥表面更换迅速,干化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臂底部沿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连通供氧通道的中空供氧管,所述初次供氧口设置在中空供氧管的侧壁和底部。通过设置中空供氧管伸入污泥内,对污泥内部进行供氧,同时中空供氧管进一步增加搅拌臂的搅拌能力,通过侧壁和底部的开口对污泥内多方面供氧。作为优选,所述初次供氧口设置多个且其尺寸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污泥内部越靠近底部的位置氧气通入难度越大,通过扩大供氧口尺寸增大底部供氧量,保证污泥的充分焚烧,供氧口尺寸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等。作为优选,所述炉体内上方设有螺旋状的导流聚能器,所述导流聚能器与炉体顶部之间形成水平涡旋的燃烧通道,燃烧通道顶部设有出烟口。导流聚能器是由耐火蓄热材料制成,从炉膛边缘向中心旋转,最后与出烟口连接,在导流聚能器的作用下,炉膛内的燃烧火焰形成旋转回流火焰状态,形成湍流扰动,燃烧火焰旋流沿着燃烧通道规则运动,延长了气体在炉体内的燃烧时间,温度均匀稳定,焚烧充分彻底,严格控制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产生。作为优选,所述炉体侧壁上设置有二次供氧口,所述二次供氧口围绕炉体侧壁周向均匀布置,所述二次供氧口的轴向与炉体侧壁切向形成夹角,所述二次供氧口供氧方向与燃烧通道旋转方向一致。二次供氧口沿着燃烧通道旋转方向供氧,使炉内的燃烧火焰形成与燃烧通道方向一致的旋转回流火焰,保证炉体内气相的充分燃烧。作为优选,所述炉体上设有辅助燃烧器。辅助燃烧器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辅助热量,使用燃料可以为燃气或燃油。辅助燃烧器优选为成对相对设置,并根据污泥处理量设置数量。作为优选,所述炉床下方设有动力装置和风箱,所述风箱连通中空的搅拌主轴,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搅拌主轴旋转。风箱与搅拌主轴连接,为搅拌臂提供助燃空气。风箱上还设置有搅拌主轴定位轴承座。动力装置和风箱设置在炉体外方便维修。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脱水污泥可以干化后再进行焚烧,也可以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直接焚烧处理,污泥含水率适用范围广;(2)通过设置旋转的抄板迅速更换污泥表面,提升污泥干化速度,方便后续热解焚烧;(3)供氧直通污泥内部,助燃效果好;(4)采用旋转火焰进行燃烧,炉内温度保持一致,燃烧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焚烧装置,包括炉体(1),炉体(1)底部设有炉床(2),炉床(2)中部设有排灰口(21),炉床(2)上设有竖直的旋转主轴(3),旋转主轴(3)上设有以其为旋转轴旋转的搅拌臂(4),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臂(4)中设有供氧通道,所述搅拌臂(4)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初次供氧口(41),所述搅拌臂(4)远离旋转主轴(3)的端部设有抄板(42),所述抄板(42)转动设置在搅拌臂(4)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焚烧装置,包括炉体(1),炉体(1)底部设有炉床(2),炉床(2)中部设有排灰口(21),炉床(2)上设有竖直的旋转主轴(3),旋转主轴(3)上设有以其为旋转轴旋转的搅拌臂(4),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臂(4)中设有供氧通道,所述搅拌臂(4)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初次供氧口(41),所述搅拌臂(4)远离旋转主轴(3)的端部设有抄板(42),所述抄板(42)转动设置在搅拌臂(4)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氧通道中设有旋转桨(44),所述搅拌臂(4)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旋转筒(43),所述旋转筒(43)通过旋转桨(44)带动旋转,所述抄板(42)设置在旋转筒(43)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臂(4)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内筒(45),所述内筒(45)中设有旋转桨(44)的转轴,所述内筒(45)筒壁上设有初次供氧口(41),所述初次供氧口(41)朝向与搅拌臂(4)旋转方向相异,所述旋转筒(43)旋转设置在内筒(45)外侧,所述旋转筒(43)筒壁上设有通孔(4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臂(4)底部设有连通供氧通道的外筒(46),所述外筒(46)筒壁上沿周向设有波浪形回转槽(461),所述外筒(46)中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旋转桨(44),所述转轴外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旋转件(47),所述旋转件(47)外侧通过滑动设置在回转槽(461)内的导向块(471)与抄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朝项乐群蓝丽梅纪伟勇雷益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