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大体积拱座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70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特别是一种山地大体积拱座基础。包括第一竖撑,第二竖撑,拱座,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并列竖向置于山体内,第一竖撑的上端低于第二竖撑的上端,倾斜设置的拱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的上端连接,拱座的上斜面高于山体坡面,拱座的上斜面设有与上斜面垂直的上弦柱脚和下弦柱脚,拱座的上顶面用于安装交界墩;第二竖撑的外侧设有倾斜置于山体内的斜撑,斜撑的上端与第二竖撑上端的拱座连接,斜撑与上弦柱脚平行,上弦柱脚和下弦柱脚外设有包层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竖撑一斜撑结构,减少了土方开挖量,减小了连续开挖长度,减小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地大体积拱座基础
本技术涉及桥梁,特别是一种山地大体积拱座基础。
技术介绍
拱桥作为桥梁架设的四大基本形式之一,为抵消其荷载时产生的力,通常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来确保其结构平衡。桥梁施工中一般采用扩大基础或群桩基础,扩大基础是将基础加大,增加接触面,再通过扩大开挖来加大埋深,因此结构尺寸大,混凝土量大,开挖量大,对于地形要求较高。群桩基础是由较多的群桩连接桩顶承台,分为竖直桩基础和斜桩基础,竖直桩基础较适用于无水平推力的桥型,斜桩基础与竖直桩基础类似,但其斜桩施工难度大,施工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山地大体积拱座基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地大体积拱座基础,包括第一竖撑、第二竖撑、拱座,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并列竖向置于山体内,第一竖撑的上端低于第二竖撑的上端,倾斜设置的拱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的上端连接,拱座的上斜面高于山体坡面,拱座的上斜面设有与该上斜面垂直的上弦柱脚和下弦柱脚,拱座的上顶面用于安装交界墩;第二竖撑的外侧设有倾斜置于山体内的斜撑,斜撑的上端与第二竖撑上端的拱座连接,斜撑与上弦柱脚平行,上弦柱脚和下弦柱脚外设有包层混凝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将作为墩柱承台基础的竖撑和斜撑与拱座基础连成一体,增加了拱座基础的结构,降低了施工中的难度;采用双竖撑一斜撑结构,减少了土方开挖量,减小了连续开挖长度,减小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中的风险。进一步的,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是: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的截面为方形结构,斜撑为圆拱形结构。第一竖撑、第二竖撑和斜撑的底部为燕尾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图;图中:第一竖撑1;第二竖撑2;斜撑3;拱座4;上顶面4-1;下平面4-2;下底面4-3;下斜面4-4;上斜面4-5;交界墩5;上弦柱脚6;下弦柱脚7;包层混凝土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图3,本实施例是一种山地大体积拱座基础,由第一竖撑1、第二竖撑2、斜撑3、拱座4、交界墩5、上弦柱脚6和下弦柱脚7等构成。第一竖撑1和第二竖撑2分别整体置于山体的竖基坑内,第一竖撑1和第二竖撑2并列竖向设置,第一竖撑1和第二竖撑2的截面为方形结构,第一竖撑1和第二竖撑2的底部为燕尾结构,燕尾结构增加第一竖撑1和第二竖撑2的底部受力面积,第一竖撑1的上端面低于第二竖撑2的上端面。拱座4下端的下底面4-3与第一竖撑1的上端连接,拱座4上端的下平面4-2与第二竖撑2的上端面连接,拱座4倾斜设置,拱座4的上斜面4-5高于山体坡面。拱座4的上斜面4-5安装上弦柱脚6和下弦柱脚7,上弦柱脚6和下弦柱脚7垂直于拱座4的上斜面4-5,上弦柱脚6和下弦柱脚7外设有包层混凝土8。拱座4的上顶面4-1用于安装交界墩5。第二竖撑2上端的拱座4的外侧设有下斜面4-4,下斜面4-4与斜撑3连接,斜撑3为圆拱形结构,斜撑3倾斜设置,斜撑3整体置于山体的斜基坑内。施工中第一竖撑1和第二竖撑2的竖基坑及斜撑3的斜基坑均采用隧道法开挖,并深入岩层,拱座4采用明挖法施工。本实施例的施工过程是:A、在施工时首先进行山体地表松散土层的清理,拱座4周边护桩开挖;B、进行第一竖撑1和第二竖撑2竖基坑的开挖,竖基坑采用隧道法开挖,自上而下循环掘进,并及时进行支护,防护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支护,施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C、进行斜撑3的施工,斜撑3采用隧道式开挖,采用全钢架和锚喷支护,同时开挖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回填基底,并进行混凝土浇筑;D、进行拱座4的明挖法施工,开挖完成后,首先进行下弦柱脚7的定位及固定,同时浇筑底层混凝土;然后进行上弦柱脚6的定位及锚固,然后浇筑拱座混凝土;E、进行交界墩5及拱圈的施工,待拱圈安装完成后,进行上弦柱脚6和下弦柱脚7外包层混凝土8的浇筑工作;F、回填拱座4周边基坑及排水处理,即拱座基础施工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大体积拱座基础,包括第一竖撑、第二竖撑、拱座,其特征在于: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并列竖向置于山体内,第一竖撑的上端低于第二竖撑的上端,倾斜设置的拱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的上端连接,拱座的上斜面高于山体坡面,拱座的上斜面设有与该上斜面垂直的上弦柱脚和下弦柱脚,拱座的上顶面用于安装交界墩;第二竖撑的外侧设有倾斜置于山体内的斜撑,斜撑的上端与第二竖撑上端的拱座连接,斜撑与上弦柱脚平行,上弦柱脚和下弦柱脚外设有包层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大体积拱座基础,包括第一竖撑、第二竖撑、拱座,其特征在于: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并列竖向置于山体内,第一竖撑的上端低于第二竖撑的上端,倾斜设置的拱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撑和第二竖撑的上端连接,拱座的上斜面高于山体坡面,拱座的上斜面设有与该上斜面垂直的上弦柱脚和下弦柱脚,拱座的上顶面用于安装交界墩;第二竖撑的外侧设有倾斜置于山体内的斜撑,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长彬董健刚田波贺常松李惠民张敏张喆张燕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